经过近一年半的紧张设计和建造,这艘被孔方佳亲自命名为“霍去病”号的先进智能科研探索飞船,终于在L-5星域一个代号“沉默工匠”的秘密船坞中,完成了最后的舾装和系统联调。
“霍去病”号全长三百八十米,流线型的银灰色舰体上布满了各种传感阵列和可收放的设备接口,显得既精干又充满科技感。其核心特点包括:
“洞察之眼”综合探测系统:
集成了最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器、多波段电磁扫描仪以及一个简化版的“临界弦”背景波动监测仪,能对目标星系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扫描。
“女娲”级无人化生产车间:
位于飞船中后部,占据相当大体积。内部包含矿物破碎、分选、等离子熔炼、3D金属打印、复合材料合成、甚至一个小型化学合成单元,能够利用采集到的资源生产从标准零件到特种合金、再到基础燃料和合成食物在内的多种物资。
“伏羲”多功能高级实验室:
配备了先进的分析仪器、物质合成平台、能量场发生器和生物培养舱,能够进行物理、化学、生物、能量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高度智能化舰载AI“卫青”:
具备极强的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能接管飞船绝大部分日常操作,包括航行、资源采集、工厂运行和基础实验,极大减轻了乘员负担。
“冠军侯”级紧凑型聚变-反物质混合引擎:
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并能为所有高能耗设备供能。
简化的“守望者”防御系统及隐蔽式武器平台:
主要侧重于被动防御和有限的主动拦截能力,装备了数套小型激光点防御系统和诱饵发射器,以及隐藏在舰体内部的四座可伸缩电磁轨道炮,用于应对可能的空间碎片或未知威胁。
飞船的乘员组更是经过精挑细选。五名年轻精干的科研技术人员,分别来自地球、星盟和黑塔帝国,涵盖了天体物理、地质矿物、能量工程、生物生态和材料科学领域,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后起之秀,充满探索热情,并且接受了严格的跨文明合作训练。
十人的警卫小组则全部来自地球“执剑人”部队的退役精英,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精通各种单兵武器和小队战术并装备机甲,同时也具备基础的飞船维护和科学考察辅助能力。
出发前,孔方佳在“启明号”上最后一次会见了李艳、王海峰和“枢机”(后两者通过全息投影)。
他没有告知他们“霍去病”号的全部细节,只说是进行一次长期的、远离核心星域的巡视和考察,旨在了解银河系边疆的实际情况,并作为一种战略姿态,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
“我不在期间,联盟常规军务由赵锐上将代管,科技发展由你们三人小组决策。”孔方佳交代着,语气平静,“除非遭遇涉及文明存亡的重大危机,否则不要主动联系我。我会定期通过加密的、低概率被追踪的量子中继卫星传回非敏感的科学数据和航行日志。”
李艳看着孔方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隐约感觉到,丈夫此举并非单纯的“巡视”那么简单,但她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佳哥。请您……务必保重。”
王海峰倒是显得有些兴奋:“老孔,出去转转也好!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好玩的东西!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枢机”则只是简单地回应:“指令已记录。祝您航行顺利,元帅。”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少数几个核心成员知晓。“霍去病”号在一个普通的星际标准日,悄然驶离了“沉默工匠”船坞,调整航向,向着银河系深邃未知的、未被三大文明详细探索的南部旋臂边缘地带,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舰桥内部,宽敞而简洁。主色调是柔和的银白和浅蓝,各种控制界面以全息投影的形式悬浮在操作位前。
孔方佳没有坐在中央那象征指挥权的舰长椅上,而是站在巨大的主舷窗前,望着前方逐渐从稀疏变得密集的星辰。那五名年轻科学家和警卫组长则各自坐在自己的岗位上,熟悉着飞船的各项系统。
“报告元帅,‘卫青’系统自检完成,所有子系统运行正常。航线已设定,目标:南部旋臂边缘,NGC 6357星云外围区域,预计首次跃迁将在三小时后进行。”舰载AI“卫青”那沉稳而清晰的男性合成音在舰桥内响起。
“很好。”孔方佳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洋溢着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光彩。
“诸位,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的探索单元。我不是以联盟元帅的身份命令你们,而是以这次探索任务的发起者和同伴的身份,与你们一同工作。在这里,没有繁琐的礼节和层层汇报,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协作和勇气。”
他走到科学官们的座位区:
“苏珊博士(天体物理),抵达目标星域后,我需要你优先分析该区域的引力场结构和恒星分布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弦!正物质宇宙:跨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