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韩老(“园丁”)被判刑已过去两年。表面的波澜已然平息,新闻热度早已消退,生活似乎回归了某种常态。但亲历者们深知,海面之下,暗礁依旧潜伏,而他们,已成为这片海域永不松懈的航标。
(一) 新战场:无形疆域的博弈
张帅帅和沈舟所在的专门机构,已成为应对新型经济犯罪与网络威胁的神经中枢。他们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犯罪集团,而是进化成更加隐秘、技术含量更高的跨国犯罪网络与地下数据黑市。
沈舟监控到,那个源自欧洲实验室的AI控制模型碎片,已化名为“海神核心”,在数个暗网平台上被匿名竞价,出价者背景复杂,涉及跨国科技寡头、私人军事公司乃至某些情报机构外围组织。技术的恶魔,正在被更多人觊觎。
“必须拦截!”张帅帅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加密交易信息,“这东西一旦被武器化或用于大规模金融欺诈,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在虚拟世界展开的、没有硝烟的争夺战悄然打响。沈舟带领团队构筑防线,尝试溯源买家,张帅帅则协调国际力量,试图在交易完成前予以摧毁。这场战斗,考验的不再是勇气,而是顶尖的技术实力、国际协作效率与对人性贪婪的精准预判。
(二) 往事的烙印:集体记忆的法庭——保安老赵的“缺席审判”
在“曙光互助基金”成立两周年的内部研讨会上,议题聚焦于“如何系统性应对权力不对等下的隐形暴力”。与会者除了曹荣荣、鲍玉佳、梁露等核心成员,还邀请了陶成文、魏超作为顾问,甚至通过视频连线,让在狱中学习的孙鹏飞和程俊杰也参与了讨论。
自然而然地,话题再次回到了银行保安老赵的事件。但这次,他们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一场为老赵进行的“缺席审判”,审判的对象不是危暐(VCD)(他已受到法律惩罚),而是导致那记耳光能够产生毁灭性后果的“系统环境”。
【思想实验 - 保安老赵的“缺席审判”】
控方(曹荣荣陈述): “我们指控的,是一种纵容特权、漠视个体尊严的系统性冷漠。指控一:银行管理层的‘客户至上’异化为‘权贵至上’,在面对明显暴力时选择牺牲底层员工息事宁人。指控二:在场旁观者的集体沉默,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形成了‘暴力可被接受’的负面示范。指控三:缺乏有效的、低成本的、受保护的内部举报与员工权益保障机制,让‘老赵们’投诉无门。”
辩方(虚拟,由梁露扮演): “管理层需要考虑经营压力,旁观者害怕引火烧身,制度完善需要时间。这些都是现实的困境。”
法官(陶成文引导): “困境存在,但不能成为不作为的永久借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些现实困境中,找到可行的突破口?”
“陪审团”讨论(全体参与):
鲍玉佳: “突破口在于细化规则。将‘尊重员工人格尊严’明确写入员工手册和客户协议,并配套清晰的违规处理流程。同时,建立独立的内部道德委员会,受理相关投诉,绕开可能被施加压力的直线管理层。”
魏超: “需要强化执行力。对于核实了的权力欺凌事件,无论涉及谁,必须严格依规处理,并向全员公示结果,以儆效尤。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孙鹏飞(视频连线): “教育很重要。在企业文化培训中,加入反权力欺凌、倡导勇气与同理心的内容。让每一个员工,从入职第一天起就知道,什么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以及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谁求助。”
程俊杰(视频连线): “技术可以赋能。开发匿名的、直达纪检或合规部门的内部举报APP,确保信息传递不被拦截,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沈舟(中途加入讨论): “甚至可以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让举报记录不可篡改,增加追溯和验证的可靠性。”
这场“缺席审判”没有宣判,却形成了一份详尽的《系统性预防权力欺凌行为建议书》,由基金会提交给了相关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参考。它将一段痛苦的往事,转化为了推动制度进步的具象化方案。
(三) 个人的航程:风浪与港湾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航道上,迎接着风浪,也寻找着港湾。
曹荣荣的基金会在推动一项为中小企业提供“合规与反胁迫”法律援助的计划时,遭遇了来自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软抵制,项目资金筹集受阻。她首次感到了作为“改革推动者”所面临的巨大惯性压力。
梁露的书稿《浮光与根须》最终通过一家具有学术背景的出版社得以出版,删减了部分过于敏感的细节,但核心观点得以保留。书籍出版后引发了小范围的深度讨论,但也招致了一些批评,认为她“过于聚焦阴暗面”。她开始学习如何在坚持真相与寻求传播效果之间寻找平衡。
鲍玉佳在推动一项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强化监管提案时,与张帅夫那边正在追查的“海神核心”资金线索产生了奇妙的交集。他们发现,有不明资金正试图通过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为某个潜在买家筹集巨款。两条战线首次出现了实质性的交汇,预示着对手可能正在整合资源,谋划更大的动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基因暗码:血色螺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