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凉面摆在南瓜藤下,黄瓜是新一代种粮能手种的,芝麻酱掺了平头男孩磨的花生粉,醋是周穗泡的海棠醋,香菜是周芽老师去年种的,今年,是周穗接着种的。“味道和我小时候一个样,”周叶老师尝了一口,笑着说,“就像老槐树的影子,不管挪到哪,根都在这儿,暖都在这儿。”
下午,第六棒的木盒被送进博物馆,和前五棒并排陈列。玻璃柜里的物件已经堆成了小山,却一点不显得挤,像一大家子挤在热炕上,说着笑着,把七十年的日子过成了糖罐。周穗看着那些新旧交织的物件,突然明白“记忆接力棒”从来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时光的共生——老物件带着新故事,新物件连着老日子,就像南瓜藤缠着老槐树,你给我养分,我给你阴凉,一辈又一辈,长成了彼此的模样。
离别的时候,周叶老师把铁皮饼干盒交给平头男孩:“该你记日志了,要把每朵南瓜花的开放都记下来,那是时光在跟你打招呼呢。”男孩接过盒子,感觉沉甸甸的,像捧着一整个社区的心跳,跳得和老槐树的年轮一个节奏。
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响,南瓜藤上的果实迎着阳光,泛出蜜糖般的光泽。周穗最后一个离开,她给第七棒的土堆浇了点水,水渗进土里的声音,和2034年、2044年、2054年、2064年、2074年、2084年一模一样,像时光在轻轻敲门。树洞里,小松鼠叼着南瓜籽往深处钻,尾巴扫过石碑上的手掌印,像在和所有的时光击掌,说“我们都在”。
她知道,七十年后的芒种,会有个像平头男孩现在这样大的年轻人,蹲在这里,挖出这个刻着南瓜花的木盒。那时的孩子们会闻到更浓的竹香,尝到更甜的南瓜,看到更亮的红绳铃铛,摸到更圆的笑脸石头。而那时的老槐树,会更高更粗,枝桠上或许挂着会投影时光的灯笼,却依旧会有老人坐在树下,看着孩子们打闹,就像现在的周芽老师、周叶老师,和六十年前的小周、周禾,和八十年前的林小满、石蛋,和一百年前的李淑琴、张大妈、周砚田、王大爷。
日子就是这样,红绸带系了一个又一个新结,结上的年轮一圈圈变深;南瓜藤结了一茬又一茬果实,籽里的光阴一辈辈变稠;接力棒在时光里传了一棒又一棒,棒上的温度一年年变暖。那些埋在土里的木盒,不过是时光的标点,让漫长的岁月有了停顿和回望;而真正流淌在时光里的,是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约定——谁种的南瓜最甜,谁编的竹篮最结实,谁缝的布头最暖,谁酿的酒最醇,谁磨的石头最圆,还有,谁和谁,把“在一起”这三个字,刻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里,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包着一圈,永远清晰,永远生长,永远温暖。
周穗慢慢往家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在跟着六十年前的自己打招呼。她的口袋里,新磨的“2094”鹅卵石正硌着腰侧,暖暖的,像揣着颗会发光的星星。老槐树下的红绸带在风中轻轻晃,南瓜藤的卷须缠着绸带打了个新结,像时光在说:“别急,我们等着呢,十年后,不见不散。”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镜头里的单身舞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