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酱是用石磨现磨的,磨盘转得“咯吱”响,周穗推着磨杆,辫子梢的红绳跟着晃,扫过磨盘上的凹痕——那是周籽太爷爷推磨时留下的,深浅正好能卡住绳头。“磨慢点,香才出得来。”周蘑老师坐在旁边的竹凳上,凳面刻着“2084”,是周穗太奶奶当年坐过的,“你看这磨盘,转了一百三十年,磨的不是芝麻,是日子的味。”
孩子们捧着碗蹲在南瓜藤下,凉面的热气碰到带着冰碴的黄瓜,腾起细细的白雾。周穗咬了口黄瓜,冰得牙有点麻,却透着股鲜灵的甜,突然想起周苗太奶奶日志里写的:“井里的凉,太阳的热,混在一起,才是夏天的真味。”锅盖头男孩吃得急,芝麻酱从嘴角流到下巴,像只小花猫,逗得周蘑老师直笑,笑声惊得藤上的小南瓜晃了晃。
周蘑老师给周穗太奶奶的相框前摆了碗面,筷子架在碗沿,筷头沾着点芝麻酱。“太奶奶,尝尝今年的新醋,比去年酸。”他轻声说,手指拂过相框玻璃上的灰尘,玻璃映出凉棚上的红绸带,像给照片里的人系了条新围巾。阳光穿过叶隙,在碗里投下晃动的光斑,像太奶奶在点头应着。
远处传来卖冰棒的自行车铃铛声,和凉棚下的蝉鸣混在一起。周穗望着桌上的空碗,每个碗底都沾着点醋汁,像一个个小小的月亮。她突然明白,为什么每年夏天都要吃这碗凉面——井冰的凉是日子的舒爽,花生粉的香是手艺的暖,醋的酸是过往的痕,芝麻酱的稠是时光的厚,混在一起,就是“家”的味,是不管过多少年,只要坐在这凉棚下,就能尝到的踏实。
就像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装过的所有夏天,杨永革太爷爷编过的所有凉席,林小满太奶奶系过的所有红绸带,最终都成了这碗里的滋味,不用言说,却刻在骨子里,一辈传一辈,就像老槐树下的凉面,每年都摆,每年都吃,每年都还是那个味,因为吃的人知道,这面里藏着的,是所有时光都带不走的热,和热里藏着的凉。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镜头里的单身舞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