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流转,需让阳气在百会处停留片刻,百会为诸阳之会,阳气在此可吸收天地阳气精华,壮大自身。每日流转三十周,持续一月,阳气会由赤红转金黄,威力更盛。
阴脉流转:引丹田中阴气入任脉,自会阴(任脉起始处)起,沿腹中线上行,经关元、气海、膻中、天突、承浆(任脉终点),此为一周。阴气在任脉中流转,如玄蛇游走,所过之处,经脉会发凉、收缩,需控制流转速度,每流转一周,亦需一炷香时间。
每次流转,需让阴气在会阴处停留片刻,会阴为诸阴之会,阴气在此可吸收天地阴气精华,壮大自身。每日流转三十周,持续一月,阴气会由银白转淡蓝,寒气更甚。
阴阳交济:阳脉、阴脉流转功成后,需令二气交济。引阳气自督脉百会流出,转入任脉承浆,与任脉中阴气相遇;同时引阴气自任脉会阴流出,转入督脉尾闾,与督脉中阳气相遇。
二气相遇之处,会生剧烈反应:阳气遇阴气,如滚油遇冷水,会爆发出灼热气浪;阴气遇阳气,似寒冰遇烈火,会凝结出冰霜。需以神念调和,令阳气中含一丝阴气,阴气中带一缕阳气,使二者在冲撞中交融,而非相斥。
交济之初,二气难以相融,常令经脉剧痛,需反复尝试,直至二气相遇时,不再生爆烈、凝结之象,而是如太极图般相互缠绕,缓缓流转。此过程需百日,待二气可在任督二脉中循环交济,流转不息,阴阳流转功成。
高阶·太极气旋生
阴阳二气交济流转后,需在丹田中凝成太极气旋,使阴阳之力生生不息,互为根源。
凝气旋之法:于每月十五月圆之夜,子时行功,引任督二脉中流转的阴阳二气入丹田气海,令阳气居左,阴气居右,以神念推动二气绕丹田中心旋转。
初时二气旋转缓慢,且极易分离,需以神念时刻约束,使其保持旋转之势。旋转过程中,阳气会释放热量,阴气会释放寒气,丹田内会冷热交替,需以神念平衡二气比例,令阳气占五成,阴气占五成,不多不少。
每旋转一百周,二气便会靠近一分,旋转速度也会加快一分。旋转至千周时,二气会开始相互渗透,阳气中生出阴丝,阴气中长出阳絮,如两棵纠缠的古树,难分彼此。
持续旋转至万周,二气会彻底融合,在丹田中心形成一个黑白相间的太极气旋,阳鱼含阴眼,阴鱼含阳眼,缓缓转动,旋转时会自动吸收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壮大自身。
太极气旋一成,行功时体表会生出黑白二色毫光,毫光交织成太极图案,触之则刚柔并济:遇刚则柔,可卸去猛力;遇柔则刚,能击穿坚盾。此时可御修士初阶法术(如御剑术、土墙术),法术击中毫光,会被太极气旋引动阴阳二气化解,第二转“阴阳内蕴”功成。
第三转·三才贯脉诀
总纲
天地人三才,气为天,形为地,神为人,三气贯脉,通天地之灵,接人之神,是为三才通脉,灵力始盛。
初阶·纳三才之气
第二转功成,太极气旋稳固,需引天地人三才之气入体,贯通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使经脉可承载更强灵力。
纳天气之法:天气者,苍天清气也,藏于九霄之上,主轻盈、灵动。需于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登千仞高山之巅,此时云雾缭绕,清气最浓。盘坐于山巅巨石上,神念上探九霄,观想清气如白云朵朵,自九天而降,张口吸入,入肺经(手太阴肺经)。
清气入肺,会令肺部清爽,呼吸畅快,继而沿肺经流转,所过之处,经脉如被清泉洗涤,变得通透。需每日纳天气一个时辰,持续四十日,直至肺经中充满清气,行功时肺经会发出淡青色光,此为“天气贯肺经”。
纳地气之法:地气者,厚土浊气也,藏于大地深处,主厚重、沉稳。需于未时(下午一时至三时),入深谷幽洞之中,此时地气郁结,浊气最盛。盘坐于洞底黄土上,神念下探地脉,观想浊气如黄流滚滚,自地心涌出,闭目以皮肤吸纳,入脾经(足太阴脾经)。
浊气入脾,会令脾脏沉重,气血下沉,继而沿脾经流转,所过之处,经脉如被黄土夯实,变得坚固。需每日纳地气一个时辰,持续四十日,直至脾经中充满浊气,行功时脾经会发出土黄色光,此为“地气贯脾经”。
纳人气之法:人气者,自身神念也,藏于识海之中,主灵动、统御。需于亥时(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居静室之内,万念俱寂,神念内守识海(位于眉心之后),观想神念如明灯一盏,自识海而出,沿心经(手少阴心经)流转。
神念入心经,会令心神清明,思绪敏捷,所过之处,经脉如被灵光照耀,变得灵动。需需每日纳人气一个时辰,持续四十日,直至心经中神念充盈,行功时心经会发出淡金色光,此为“人气贯心经”。
待天气、地气、人气分别贯通肺经、脾经、心经,三气在体内各安其位,互不侵扰,纳三才之气功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万千功法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万千功法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万千功法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