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后,软桃简明扼要地说明需求,马师傅一口答应:“没问题,我这就找新鲜莲子,拍的时候会说阿拉伯语,教大家‘从尾部扎进去,轻轻一推芯就出来’,保证清楚。”
挂了电话,软桃又提议:“不如所有语种版本都加‘食材处理视频二维码’,除了莲子去芯,还有剥春笋、切羊肉、调酱汁的视频,让读者一看就会。比如剥春笋,教大家‘从底部往上剥,先剥硬壳,再撕内皮’,避免他们把嫩肉也剥掉。”
专家们纷纷赞同,觉得这个办法能极大降低学习门槛。汤姆笑着说:“我女儿学做蛋糕时,就爱扫码看视频,比看文字步骤快多了,这个设计肯定受海外读者欢迎。”
这时,巴黎学员苏菲的视频连线突然接入 —— 她听说今天校勘,特意抽时间过来提建议:“苏姑娘,欧洲家庭的厨房很少有精准的秤,典籍里的‘5 克当归粉’‘200 毫升水’,大家可能不知道怎么量,能不能改成‘家庭常用单位’?比如‘1 小勺当归粉’‘1 杯清水’。”
软桃眼前一亮,立刻让助手修改:“对!所有用量都要补充‘家庭单位’。5 克当归粉≈1 小勺(teaspoon),200 毫升水≈1 杯(cup),100 克羊肉≈1 小块(掌心大小),这样读者不用秤也能做。”
苏菲还补充:“法国的‘小勺’和英国的有点不一样,能不能在附录里加‘单位对照图’?比如 1 小勺≈5 毫升,1 杯≈200 毫升,避免大家混淆。”
软桃一一记下,心里满是感动 —— 这些来自海外一线的建议,比任何专家的理论都更贴近实际。她看着桌上的典籍初稿,突然觉得,这部书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全球膳友们共同打磨的 “温暖载体”。
校勘落幕:匠心凝聚,静待出版
夕阳透过会议室的窗户,给摊开的典籍初稿镀上了一层金边。经过一整天的校勘,四种语言版本的修改意见终于全部确定:中医药功效表述更严谨,技艺术语翻译更精准,文化适配更贴近当地习俗,细节设计更贴心。
李教授合上初稿,感慨道:“这部典籍,是‘专业 + 温度’的结合,既有中医药的严谨,又有跨文化的贴心,能让海外读者真正懂江南药膳,用江南药膳。”
王教授也点头:“我做了几十年语言翻译,很少见这么用心的典籍,每个细节都替读者想到了,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
软桃看着大家疲惫却满足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她拿起桌角母亲的旧食谱,轻轻摩挲着封面:“娘,您看,我们把您的手艺,变成了能跨越大海的典籍,以后不管是在巴黎、开罗,还是新加坡,都有人能吃到您当年想做的‘暖膳’了。”
萧璟渊早已协调好海外出版社,巴黎的伽利玛出版社、新加坡的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开罗的阿拉伯科学出版社,都承诺会在三个月后同步发行多语种版本。校勘会结束后,软桃亲自把修改后的初稿送到快递站,看着包裹被装上运往各地的货车,心里满是期待 —— 她仿佛能看到,海外读者捧着典籍,跟着视频学做莲子羹的场景,能听到他们说 “原来江南药膳这么温暖”。
夜色渐浓,杭州总院的灯光依旧明亮。软桃坐在书桌前,整理着今天的校勘笔记,准备明天发给各个翻译团队。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她写下了一句话:“典籍的校勘,不是终点,是江南初心走向世界的起点。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让膳香跨越山海,暖到人心。”
喜欢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