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追溯,东汉中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更是将这种“柔弱小透明”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许多怀抱理想、清正廉明的清流士大夫,面对外戚的飞扬跋扈、宦官的阴险狡诈,他们痛心疾首,试图通过上书、弹劾等方式匡扶社稷,澄清吏治。然而,他们手无实权,势单力薄,其抗争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就如同一群在狂风暴雨中无助飘摇的小草,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起。着名的“党锢之祸”便是明证,无数正直的官员和知识分子惨遭迫害,或被罢官禁锢,或被下狱处死。他们空有满腔热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却根本无力改变现状,反而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裕父之蛊”的“裕”,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为一种无力的愿望和悲剧性的尝试,“往见吝”则成了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
北宋理学大家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对此爻评论道:“柔顺之才,能裕其事而已,非能革其弊也。”这话真是一语中的啊!一个性格柔顺、能力有限的人,最多只能勉强将事情敷衍过去,维持表面的运转,想要根除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是万万不能的。这就好比一个只会和稀泥的老好人,平日里处理些邻里纠纷、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许还能应付,但一旦遇到大麻烦、大危机,需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的时候,他就只能干瞪眼,束手无策,甚至可能因为优柔寡断、处置失当而使局面进一步恶化。因此,这六四爻也算是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在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的时候,仅仅依靠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是远远不够的,那无异于拿着一把玩具剑去参加真刀真枪的战斗,中看不中用。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治理才能、过硬的本领以及必要的权力支撑,才能真正地“革其弊”,而不是仅仅“裕其事”。对于个人而言,要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要勉为其难;对于组织而言,则要量才录用,避免让不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处于力不从心的关键岗位。
六五爻:温柔老板的用人之道
接着,咱们再看看这六五爻,爻辞曰:“干父之蛊,用誉。”相较于六四爻的无奈与挣扎,六五爻则在柔弱之中透出了一丝智慧的光芒,找到了一条更为可行的出路。“干”,在此处有担当、治理、解决之意;“用誉”,则是指运用、借助美誉之人,也就是贤人、有才能的人来辅佐自己成就事业,解决“父之蛊”。六五爻居上卦之中位,又是阴爻,象征着位高权重的君主(或最高领导者),但其性格特质并非刚猛果决,而是以柔为主,却能行中庸之道。这就像历史上那些着名的“守文之主”,如汉文帝刘恒、宋仁宗赵祯等。他们或许没有开国帝王那般开疆拓土、杀伐决断的雄才大略,也不是锐意改革、破旧立新的猛人,但他们却有着一项极为重要的本事——善于发现人才、信任人才、任用人才,并能够虚心纳谏,让这些有才能的人为己所用,从而开创或维持一个相对清明、稳定、繁荣的局面。
汉文帝刘恒,本身就是在诸吕之乱后,由大臣们从代国迎立而来的。他深知自己皇位得来不易,也明白汉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亟需休养生息。因此,他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废除肉刑。在用人方面,他重用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贾谊、晁错等,听取他们的建议;对于周勃、陈平这样的开国老臣,他也能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礼遇,让他们各尽其能。周勃质朴刚毅,陈平足智多谋,刘恒正是依靠这些贤臣的辅佐,才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开端。他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幕后指挥,自己并不需要事事冲锋在前,但却能让整个国家这部大机器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
宋仁宗赵祯更是以其宽厚仁慈、善于纳谏、知人善任而着称于世。他在位期间,北宋名臣辈出,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王安石(早期)、富弼、韩琦等等,可谓是群星璀璨。仁宗对这些大臣的意见往往能够虚心采纳,即使是包拯在朝堂上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溅到他脸上,他也只是擦擦脸,继续听取。正是这种“用誉”的智慧,使得仁宗朝成为北宋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政治相对开明的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这就好比一个温柔体贴、知人善任的老板,自己不用事无巨细地亲自上阵,去处理那些具体的业务难题,却能慧眼识珠,找到一群既忠诚又能干的得力员工,把公司的各项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员工们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工作,也往往更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不过呢,这六五爻以柔治国、“用誉”成事的策略,虽然能收一时之效,使国家在稳定中发展,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它自身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治理国家,有时候需要和风细雨,有时候也需要雷霆手段。如果一味地追求“柔”,可能会显得魄力不足,难以彻底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积久的顽疾。拿历史上的改革来说,商鞅变法无疑是成功的,它让积贫积弱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刚猛”,用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奖励耕战,虽然效率极高,但也过于严苛,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者,以至于商鞅本人最终落得个“车裂”的悲惨下场,为秦国后来的暴政埋下了伏笔,也确实招来了“一堆怨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机地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