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六五爻所代表的“以柔驭刚”、“用誉”之策,则更像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任用管仲。齐桓公本身并非完美君主,甚至有些贪图享乐,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对管仲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和授权,尊其为“仲父”。管仲则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对内进行改革,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齐桓公乐得清闲,坐享其成,成就了一番霸业。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够团结大多数人,减少改革的阻力,保持社会的稳定。然而,它的弊端也正在于此——它更多的是一种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的修修补补,是对“父辈之蛊”的改良和缓解,而不是从根本上进行颠覆和重建。它可以让旧衣服看起来更整洁一些,更耐穿一些,但却难以像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清圣祖康熙那样,具有改天换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魄力和决心。朱元璋登基后,鉴于元末的腐败和混乱,对官僚体系进行了严厉整顿,严惩贪官污吏,废除丞相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康熙皇帝则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彻底清除了威胁清朝统治的各种“蛊”。六五爻的“用誉”之主,缺乏这种“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更像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小裁缝,只能缝缝补补旧衣服,对布料和款式进行有限的改良,却无法凭空创造出一件引领时代潮流的崭新时尚套装。
三国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在其《周易注》中对六五爻注解道:“以柔处尊,用中而应,任贤以治。”这话真是说得精妙啊!“以柔处尊”点明了其身份(尊位)与特质(柔);“用中而应”则强调了其运用中庸之道,并且能够与在下位的贤能之士(通常指九二爻,阳爻居阴位,有刚中之德,能应六五)相互呼应,形成君臣相得的良好局面;而“任贤以治”则是其核心的治理手段。这说明,作为最高领导者,其核心价值并不在于自己有多么全能,能够亲自解决所有问题,而在于他是否能够像一个高明的导演那样,精心设计好国家发展的“剧本”(即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然后挑选出最合适的“演员”(即任用贤能的大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最佳水平。领导者的“柔”,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包容,一种信任,一种“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从容与智慧,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温柔老板”的用人之道,在承平时期往往能收到奇效,创造出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上九爻:刚烈猛男的潇洒转身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这蛊卦的上九爻,爻辞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归隐田园风”的生动写照,充满了特立独行的潇洒与超脱。上九爻位居蛊卦的最顶端,是阳爻居阴位(在六爻中,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处于卦之终结,象征着事物发展到了极致,也意味着一种超脱与升华。它就像一位在江湖中历经无数风雨、看透了世事沧桑的绝世大侠,在武功臻至化境、声名如日中天之时,却毅然决定金盆洗手,放下手中的屠刀,找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过上逍遥自在、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境界,是多少在官场中摸爬滚打的人梦寐以求却又难以企及的啊!
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建立东汉王朝,史称“光武中兴”。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如邓禹、冯异、贾复等人。刘秀是一位难得的英明君主,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教训,并没有像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而是采取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策略,给予功臣们丰厚的赏赐和崇高的地位,让他们安心回家养老。而那些有智慧的贤者们,也深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在帮助刘秀成就大业之后,便主动选择急流勇退,远离政治漩涡。他们或回乡隐居,或潜心治学,或修道成仙,就像春秋时期辅佐勾践灭吴后泛舟五湖的范蠡,或汉初辅佐刘邦定鼎天下后选择修道辟谷的张良一样,功成身退,远离了官场的是非之地和潜在的政治风险,得以颐养天年,保全自身名节。这种选择,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和定力,是对“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最好诠释。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将“高尚其事”的“事”从具体的政治事务,升华到了追求个人品德的完善和精神世界的丰盈。
然而,历史往往有其残酷的一面。如果这上九爻所代表的人物,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反而贪恋权位,居功自傲,非要在功成名就之后还强行刷存在感,试图继续掌控权力,甚至要挟君王,那等待他们的往往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西汉的淮阴侯韩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至今为人称道。然而,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未能及时收敛锋芒,反而因功高震主而受到刘邦的猜忌。尽管他再三隐忍,但最终还是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诱杀于长乐宫钟室,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令人扼腕叹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机地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