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体格检查
由专业医护人员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体格检查:
(1)身高与体重:使用电子身高体重秤(精度0.1cm/0.1kg)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根据中国标准划分:BMI<18.5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2)腰围:使用软尺(精度0.1cm)测量,测量位置为肚脐水平绕腰一周,男性≥90cm、女性≥85cm判定为腹部脂肪堆积;
(3)血压:使用电子血压计(经过校准)测量,测量前休息5分钟,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判定为高血压。
3. 实验室检测
研究对象空腹8-12小时后,采集静脉血5mL,送至某市三甲医院检验科检测:
(1)血脂指标: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血糖指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
(3)肝肾功能指标:采用酶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空腹TC≥5.2mmol/L,或TG≥1.7mmol/L,或HDL-C<1.04mmol/L,或LDL-C≥3.4mmol/L,或既往已确诊高血脂症并接受治疗者。
(三)质量控制
1. 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及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调查;
2.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及检测仪器,仪器使用前进行校准;
3. 现场调查时,由质量控制员随机抽查10%的问卷,确保填写完整准确;
4. 实验室检测数据双人核对,避免录入错误。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
本次调查的1286名中老年人中,高血脂症患者544人,患病率为42.3%。其中,城市社区723人中患病351人,患病率48.6%;乡镇社区563人中患病193人,患病率32.1%,城市社区患病率显着高于乡镇社区(χ2=28.76,P<0.001)。
按性别划分:男性582人中患病256人,患病率44.0%;女性704人中患病288人,患病率40.9%,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264)。
按年龄划分:45-59岁组621人中患病235人,患病率37.8%;60-75岁组665人中患病309人,患病率46.5%,60-75岁组患病率显着高于45-59岁组(χ2=10.32,P=0.001)。
(二)高血脂症患者与非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脂症组(544人)与非高血脂症组(742人),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1. 基本信息: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更高(P<0.05);性别、职业与高血脂症患病率无显着关联(P>0.05)。
2. 生活习惯:
(1)饮食:每日油脂摄入量≥30g、每周甜食摄入≥5次、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500g的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显着升高(P<0.05);
(2)运动:每周运动<150分钟、以静坐为主(如看电视、打麻将)的人群,患病率高于规律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人群(P<0.001);
(3)睡眠:每日睡眠时间<6小时、经常熬夜(每周≥3次)、存在入睡困难的人群,患病率更高(P<0.05);
(4)吸烟饮酒:吸烟年限≥10年、每日吸烟≥10支、每周饮酒≥3次、每次饮酒≥50g(白酒)的人群,患病率显着升高(P<0.05)。
3. 心理状态:高血脂症组中焦虑(SAS≥50分)发生率为28.3%(154/544),抑郁(SDS≥53分)发生率为25.2%(137/544);非高血脂症组焦虑发生率15.1%(112/742),抑郁发生率12.8%(95/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