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医体质:高血脂症组中痰湿质人群占比38.2%(208/544),显着高于非高血脂症组的12.5%(93/742)(χ2=102.45,P<0.001);其他体质类型(如阳虚质、气郁质)与高血脂症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生理指标:高血脂症组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均显着高于非高血脂症组(P<0.001),具体数据见表1(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高血脂症组BMI为(26.3±3.1)kg/m2,非高血脂症组为(23.5±2.8)kg/m2;高血脂症组腰围男性为(92.5±5.3)cm、女性为(87.2±4.8)cm,非高血脂症组男性为(85.3±4.9)cm、女性为(80.1±4.5)cm;高血脂症组收缩压为(142.3±15.6)mmHg,非高血脂症组为(130.5±14.2)mmHg;高血脂症组空腹血糖为(6.5±1.2)mmol/L,非高血脂症组为(5.6±0.8)mmol/L)。
(三)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高血脂症为因变量(1=是,0=否),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年龄:0=45-59岁,1=60-75岁;BMI:0=<24,1=≥24;腰围:0=男性<90cm/女性<85cm,1=男性≥90cm/女性≥85cm;每日油脂摄入:0=<30g,1=≥30g;每周运动:0=≥150分钟,1=<150分钟;每日睡眠:0=≥6小时,1=<6小时;焦虑:0=SAS<50分,1=SAS≥50分;抑郁:0=SDS<53分,1=SDS≥53分;中医体质:0=非痰湿质,1=痰湿质;吸烟:0=不吸烟/吸烟年限<10年,1=吸烟年限≥10年;饮酒:0=不饮酒/每周<3次,1=每周≥3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每日油脂摄入≥30g、每周运动<150分钟、每日睡眠<6小时、痰湿体质是社区中老年人群患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回归系数及OR值见表3(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年龄≥60岁:OR=1.58,95%CI=1.23-2.03,P=0.001;BMI≥24:OR=2.13,95%CI=1.68-2.71,P<0.001;腰围超标:OR=1.87,95%CI=1.45-2.41,P<0.001;每日油脂摄入≥30g:OR=1.42,95%CI=1.12-1.80,P=0.004;每周运动<150分钟:OR=1.65,95%CI=1.29-2.12,P<0.001;每日睡眠<6小时:OR=1.38,95%CI=1.09-1.75,P=0.008;痰湿体质:OR=2.56,95%CI=1.98-3.31,P<0.001)。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城市社区痰湿体质老年女性的高血脂症
患者张女士,68岁,居住于某市和平社区,退休教师,身高158cm,体重72kg,BMI=28.8kg/m2(肥胖),腰围89cm(超标)。因“反复头晕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测显示:TC=6.8mmol/L,TG=2.3mmol/L,LDL-C=4.5mmol/L,HDL-C=0.9mmol/L,确诊为高血脂症;空腹血糖=7.2mmol/L,收缩压=150mmHg,合并糖尿病前期与高血压。
问卷调查显示:张女士每日油脂摄入量约40g,喜爱甜食(每周食用蛋糕、含糖饮料≥6次),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300g;退休后几乎不运动,每日久坐时间≥8小时(以看电视、玩智能手机为主);近5年因子女定居国外,常感到孤独,存在入睡困难,每日睡眠时间仅5-5.5小时,SAS评分56分(焦虑),SDS评分52分(临界抑郁);中医体质辨识为典型痰湿质,自述平时易疲倦、肢体沉重、大便黏滞不爽。
进一步了解发现,张女士退休前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常以快餐为主;退休后社交减少,情绪低落,通过进食甜食缓解压力,逐渐形成“情绪性进食”习惯。从中医角度看,其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阻滞血脉,影响脂质代谢;从心理学角度看,孤独感与焦虑情绪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脂肪合成与沉积,尤其在腹部堆积,形成“向心性肥胖”,加重血脂异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