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蜜5ml(增加顺滑度,中和甜度)
- 关键步骤:
1. 鲜牛奶倒入小铜锅,用酒精灯小火加热至45℃(新手可用温度计测量,避免过热杀死菌种);
2. 加入发酵菌种,用小银勺顺时针搅8圈(取“八方来客”之意,步骤简化,易操作),静置5分钟;
3. 加入冰糖和泡软的干桂花,继续搅3圈,小火熬5分钟,至冰糖融化(期间不停搅拌,防止糊底);
4. 关火降温至35℃,加入蜂蜜,搅拌均匀;
5. 倒入小瓷杯,用纱布封口,放在温暖处(温度约28℃),发酵3小时(新手可观察酪体凝固,直观感受发酵过程);
6. 发酵完成后,表面浮着细小的桂花,入口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口感绵密。
(二)桂花酪冻·颜值款
- 适配场景:拍照打卡,甜品搭配
- 基础原料(以桂花酪为基底):
- 桂花酪300g(过滤掉桂花,取细腻酪体)
- 吉利丁片5g(用凉水泡软,新手易操作)
- 干桂花2g(装饰用)
- 白糖5g(根据口味调整)
- 关键步骤:
1. 吉利丁片挤干水分,放入小碗,用微波炉加热10秒至融化;
2. 桂花酪中加入融化的吉利丁片和白糖,搅拌均匀;
3. 倒入心形模具,表面撒上干桂花;
4. 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至酪体凝固即可取出。
(三)桂花酪饼·酥脆体验款
- 适配场景:手工体验,零食分享
- 基础原料(以桂花酪为基底):
- 桂花酪200g(保留桂花,增加口感)
- 中筋面粉60g(加入酪体中,增加韧性)
- 鸡蛋1个(打散,增加香气)
- 食用油10ml(刷锅用)
- 白芝麻3g(撒在表面,增加香味)
- 关键步骤:
1. 桂花酪中加入面粉和鸡蛋,搅拌成无颗粒的面糊;
2. 平底锅小火加热,刷一层薄油,倒入一勺面糊,摊成小圆饼;
3. 待饼边翘起,撒上白芝麻,翻面再烙1分钟;
4. 取出后放凉,即可食用,口感外酥里嫩。
- 匠人心得:“桂花酪,贵在‘简’与‘真’。简者,步骤简化,让新手易上手也;真者,原料真实,工艺正宗,不失柳氏本色也。柳氏后人切记,非遗之传,在‘守’,更在‘传’——守住核心技艺,传于更多人,才能让酪道活起来。”
小夏跟着林晚星的步骤做桂花酪,眼里满是兴奋:“太神奇了!看着酪体慢慢凝固,就像见证了一场‘魔法’!”老郑则拿着苏明远的笔记,认真地翻看着,眉头渐渐舒展。
四、酪香释疑虑,反转再遇知音赞
三个小时后,“井水泡凉”的夏荷酪和“冰箱冷藏”的夏荷酪被一起端上来,桂花酪、桂花酪冻、桂花酪饼也整齐地摆在桌上。林晚星给老郑递过两把银勺:“老郑先生,您尝尝这两种夏荷酪,看看味道是不是一样。”
老郑先尝了“井水泡凉”的夏荷酪,入口是熟悉的荷叶清香和牛奶醇厚;再尝“冰箱冷藏”的,味道竟然一模一样!他又尝了口桂花酪,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这味道……很纯粹,没有添加剂的味道,确实是传统工艺!”
苏明哲趁机拿出1940年的《西市街日报》,指着上面的报道:“老郑先生,您看,当年太奶奶就说‘守艺要灵活’,现在我们用冰箱,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保存酪品,核心技艺一点没变。”
老郑放下银勺,脸上露出愧疚的笑容:“林老板,对不起,我之前误会你们了。你们的柳氏酪道,确实是正宗的非遗!我要把今天的经历写成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坚守!”
系统光屏瞬间亮起【终极剧情反转·非遗扬名】:
【老郑的助力:他不仅写了长篇文章《西市街的非遗酪道:守艺与创新的完美融合》,还把悄悄录的视频剪辑成“非遗体验vlog”,发布在网上,引来百万点赞;很多网友留言说“想去西市街体验做酪”,晚星酪铺的线上预约量暴涨】
【游客体验升级:省文旅厅决定在晚星酪铺设立“非遗体验基地”,提供“酪道一日游”服务——游客可以跟着沈玉容学做传统酪品,跟着苏明哲了解老西市街的故事,跟着苏辰做直播,全方位体验非遗魅力】
【意外之喜:北京的“中华传统饮食博物馆”看到报道后,联系晚星酪铺,想收藏“柳氏四季酪道全谱”和苏明远的“学酪笔记”,让更多人了解柳氏酪道的历史;同时,还邀请林晚星去北京做“非遗酪道讲座”】
“太感谢您了,老郑先生!”林晚星激动地说,“我们会继续坚守传统,也会不断创新,让柳氏酪道被更多人知道!”
小夏举着手机,对着镜头说:“家人们!这里的柳氏酪道真的太赞了!不仅好吃,还能亲手体验,大家一定要来打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