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混合粉类与食材:粘米粉、糯米粉、白砂糖、玉米淀粉放入大碗,用手搓匀,避免结块;倒入煮软的慈姑片、菱角泥、菱角丁,加剩余50ml纯净水,边加边搅拌,揉成不松散、不粘手的粉团(若粉团太干,可少量加水;太粘则加少许粘米粉)。
3. 压模定型:模具内壁刷一层融化的黄油,底部铺油纸,将粉团均匀填入模具,用手掌轻轻压实(确保内部无空洞,表面平整),再用刮板刮去多余粉团,撒上熟白芝麻,轻轻按压让芝麻粘牢。
4. 蒸制定型:蒸锅上汽后,放入模具,中火蒸25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防止糕体夹生);取出模具,放在晾架上放凉至温热(太热易散,太冷太硬),脱模后切成3cm×3cm的小方块。
5. 成品特点:糕体呈淡奶白色,透着慈姑的浅黄与菱角丁的嫩白,入口软糯却不粘牙,嚼到菱角丁时带着脆爽,慈姑的清甜混着米粉的米香,配一杯温茶吃,茶的醇厚衬得糕体更显清鲜——谢景渊坐在槐树下,捏起一块放在唇边,风卷着槐絮落在糕上,他笑着说“这糕比城里的绿豆糕多了几分野趣,闲时吃两块,倒不辜负这暮春风光”,这便成了“晚星慈姑菱角糕”。
(三)杨梅茉莉冻·解暑小食款
- 适配场景:午后解暑、孩童闲食,冰爽清甜,冷藏保存
- 基础原料:
- 主料:新鲜杨梅300g(选熟透、无破损的,去核取肉)、干茉莉花10g(提前用80℃热水冲泡5分钟,取花沥水,茶水留用)、吉利丁片15g(分两份,食用级)、白砂糖60g(根据杨梅甜度调整)、纯藕粉15g(增稠,让冻体更细腻)
- 辅料:纯净水80ml(调藕粉用)、柠檬汁5ml(中和甜味,增鲜)、圆形硅胶模具(直径4cm,无涂层)、食用糯米纸(剪成圆形,垫模具底部)、干茉莉花少许(装饰表面)
- 关键步骤:
1. 处理杨梅与茉莉花:杨梅去核后,放入碗中,加20g白砂糖、柠檬汁,用勺子轻轻压出汁水(保留部分果肉颗粒),静置10分钟让杨梅入味;泡好的茉莉花沥干水分,取一半切碎,另一半留作装饰。
2. 调藕粉浆与煮杨梅汁:纯藕粉加纯净水,边加边搅拌至无颗粒的稀浆(避免结块);小锅倒入杨梅果肉与汁水、剩余40g白砂糖、泡茉莉花的茶水,开小火煮3分钟至糖融化,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3. 融吉利丁与混合:取10g吉利丁片用冷水泡软(约5分钟),挤干水分放入杨梅汁中,搅拌至完全融化,关火;缓缓倒入藕粉浆,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切碎的茉莉花,轻轻搅匀,过一遍细筛(去除杨梅果肉硬边,让冻体更细腻)。
4. 装模定型:硅胶模具底部垫糯米纸,倒入混合液至九分满,轻轻震模具排出气泡,表面放一朵干茉莉花,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至初步凝固;取剩余5g吉利丁片泡软融化,倒在凝固的冻体表面(形成透明层,增加光泽),再冷藏1小时至完全凝固。
5. 成品特点:冻体呈淡粉色,透着杨梅果肉的深红与茉莉花的雪白,入口冰爽丝滑,杨梅的酸甜混着茉莉的清香,含在嘴里慢慢化开,暑气瞬间消散——邻村的孩童来买食,捧着杨梅茉莉冻吃得眯起眼,说“比冰酪还好吃,嘴里像含着朵花”,这便成了“晚星杨梅茉莉冻”。
(四)绿豆蔻槐花糕·宴后清口款
- 适配场景:宴席收尾、餐后清口,香软微辛,常温保存
- 基础原料:
- 主料:槐花蜜80g(自家酿的浓稠款)、低筋面粉150g、鸡蛋2个(取蛋黄,增加香气)、绿豆蔻5g(磨成细粉,增辛香)、白砂糖30g、黄油60g(无盐,软化)
- 辅料:熟糯米粉20g(操作时防粘)、干槐花10g(提前用温水泡软,沥干切碎)、圆形饼干模具(直径5cm,无涂层)、油纸(铺烤盘用)、蛋黄液少许(刷表面,增加光泽)
- 关键步骤:
1. 打发黄油与混合原料:软化的黄油放入大碗,加白砂糖,用打蛋器中速打发至体积变大、颜色变浅(约2分钟);分两次加入蛋黄液,每次加入后都搅拌至完全融合(避免水油分离);筛入低筋面粉、绿豆蔻粉,用刮刀翻拌至无干粉,再加入槐花蜜、切碎的干槐花,揉成均匀的面团。
2. 擀制面团与压模:面团放入保鲜袋,擀成厚度约0.8cm的薄片(擀时隔着保鲜袋,避免粘擀面杖),放入冰箱冷藏15分钟让面团变硬(便于压模);取出面团,用圆形饼干模具压出一个个圆饼,剩余面团重新揉匀擀薄再压模,直至面团用完。
3. 烘烤定型:烤盘铺油纸,将圆饼放在油纸上,每个圆饼间距2cm(避免烘烤时粘连);用刷子在圆饼表面轻轻刷一层蛋黄液,放入提前预热至170℃的烤箱,中层烤12-15分钟,直至表面呈微金黄色(注意观察,避免烤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