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面团过干,分多次加入清水,每次5ml,揉至面团能捏合成团、不粘手(面团硬度类似耳垂,太干易开裂,太湿易粘烤盘),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黄油和坚果的油脂,口感更酥脆,坚果香味融合更均匀)。
3. 塑形与预处理:
- 烤盘铺一层油纸,油纸边缘超出烤盘2cm(方便取出酥饼);将静置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有少许低筋面粉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厚度为0.8cm的长方形薄片(擀制时力度均匀,避免厚薄不均,烤制时受热不均)。
- 用刮板将薄片分割成8cm×5cm的长方形小块(大小适中,适合单手拿着吃,砍柴时方便);用叉子在每块酥饼表面扎3-4个小孔(避免烤制时酥饼鼓起,保持平整);将预留的蛋黄打散,加入5ml清水搅拌均匀,用毛刷在酥饼表面均匀刷一层蛋黄液(刷两层颜色更鲜亮,第一层晾干后再刷第二层)。
- 在刷好蛋黄液的酥饼表面撒上少许白芝麻(装饰用,增加焦香,烤制后颜色更诱人),静置5分钟(让蛋黄液与芝麻贴合,烤制时不易脱落)。
4. 烤制定型:
- 烤箱提前预热至上下火180℃,预热10分钟(确保烤箱温度稳定,避免酥饼烤制不均);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烤22分钟(烤制10分钟时,酥饼表面开始变黄,需观察颜色变化,避免烤焦)。
- 烤至22分钟后,将烤箱温度降至160℃,继续烤5分钟(低温慢烤,让酥饼内部熟透,表面形成酥脆的外壳,避免外焦里生);烤好后取出烤盘,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室温(热食时内部较软,冷却后口感酥脆,坚果香味更浓)。
5. 成品特点:
- 酥饼呈金黄色,表面泛着蛋黄液的柔光,白芝麻点缀其间,入口先是芝麻的焦香,接着是核桃的醇厚,花生的油香慢慢散开,黄油的奶香与栗子泥的绵密在舌尖收尾,酥脆的外皮咬开后,内里带着坚果的颗粒感,咸甜适中,咽下去后胃里暖暖的,顶饿感十足。老秦拿起一块,咬了一大口,笑道:“这酥饼香!咬一口嘎嘣脆,砍柴时吃一块,半天都不饿!”阿砚尝了一小块,嚼得腮帮鼓鼓:“姐姐,这饼比上次的米糕香,我带两块回去给师父,师父画画时吃,肯定有精神!”张掌柜的伙计来取甜羹时,尝了一块芝麻核桃酥,当即跑回酒楼——半个时辰后,张掌柜揣着个布包赶来,“晚星姑娘,这酥饼酒楼每日要一百块!客人酒后吃两块,顶饿又解腻,比肉干还受欢迎!”这便定名为“晚星芝麻核桃酥”。
三、酥饼换硬柴,暖香遍山坞
老秦捧着一块芝麻核桃酥,吃得满嘴留香,“姑娘,这酥饼我换三十块!给村里出力的兄弟们每人一块,砍柴、种地时吃,省得总回家吃饭耽误工夫。”他从扁担上解下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小袋山花椒,“这是后山的野花椒,香得很,你做点心时加一点,提味!”
晚星接过花椒,打开布包,花椒的麻香扑面而来。她用粗布包了三十块芝麻核桃酥,分成三串,用麻绳系好,挂在老秦的扁担上,“老秦,这点心你带回去,砍柴累了吃一块,顶饿又暖身,不够了再来换。”
老秦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挂在扁担上,又扛起柴捆,“姑娘,我再去后山砍些硬柴,明日给你们送过来!”说罢,挑起扁担,“咯吱咯吱”地离去,扁担上的酥饼香混着柴禾的清香,漫向山坞深处的山林。
阿砚捧着两块酥饼,放进画夹旁的布袋里,“晚星姐姐,我回去给师父送两块,师父吃了,肯定能画出《樵夫暖柴图》!”他缩着脖子,蹦蹦跳跳地离去,衣角沾着的芝麻,落在石板路上,留下淡淡的香。
陈禾背着药篓赶来时,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黑芝麻,“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的酥饼够不够?我带了些黑芝麻,孙先生说黑芝麻比白芝麻补肝肾,下次做酥饼时加些,更适合老秦这样出力的人吃。”他尝了一块酥饼,点头道:“这饼酥脆,老秦他们砍柴出力,吃这个正好,我等下给村里的李大叔送几块去,他近日总说砍柴没力气。”
晚星接过黑芝麻,笑道:“好啊,下次用黑白芝麻配核桃,做些更补的酥饼,给兄弟们,冬日里出力也有精神。”谢景渊则在灶房炒起了芝麻核桃茶,放入少许红糖,炒得茶香四溢,盛在粗瓷碗里,温温的喝一口,暖身又补力。
上午的霜风渐渐小了,院中的石板上,晒着陈禾送来的黑芝麻,旁边摆着刚做好的芝麻核桃酥,金黄色的酥饼透着诱人的光,像一件件带着坚果香的小元宝。晚星坐在木案旁,剥着老秦送的野栗子,谢景渊端来两碗芝麻核桃茶,递过一碗:“冬日的点心,就该这般顶饿暖身,既能填肚子,又能补力气,比啥都实在。”
晚星喝着茶,看着院外的小路,老秦的扁担声还隐约能听见,忽然觉得,这山坞的日子,就像这芝麻核桃酥一般,藏着芝麻的焦香、核桃的醇厚、花生的油香,还有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交换——樵夫的柴,画匠的画,郎中的药,农户的栗子,都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