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星接过红薯,摸了摸还带着余温:“李奶奶太客气了,这红薯比什么都珍贵。”她用油纸将四十块软糖分别包好(油纸剪成10cm×10cm的正方形,将糖放在中间,对折后两边向内折成小包裹,露出顶部的白芝麻,干净又方便取用),分成四摞,用麻绳系好递给李奶奶,“您带回去,若不够了,随时来取,我们多做些存着。”
李奶奶接过糖摞,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篮里,又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些晒干的山楂片:“这山楂片是后山摘的,晒干后能泡水,也能添进糖里,下次做糖时试试,能解腻。”阿砚凑过来,指着布包里的山楂片:“李奶奶,山楂能做山楂糖吗?我想画给小师妹看!”李奶奶笑着点头:“当然能,下次我们一起做。”
谢景渊则走进灶房,烧了壶山泉水,泡了两杯姜茶,端出来放在石桌上:“李奶奶,尝尝这姜茶,配着软糖正好暖身。”姜茶呈浅褐色,喝一口辛辣回甘,与软糖的甜香相得益彰。李奶奶喝着茶,吃着糖,笑道:“这姜茶配这糖,真是绝了!我家孙子要是知道这糖是用红薯做的,肯定更爱吃。”
正说着,院外传来村里小柱子的声音:“晚星姐姐,在家吗?”小柱子背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些野栗子,“听说李奶奶来换糖,我也想换些,这栗子给你们做糖用。”晚星笑着拿出两块软糖递给小柱子:“小柱子,这糖你拿回去,栗子你留着,下次做糖还得用你的栗子呢。”小柱子不肯,硬是把栗子留下,拿着糖高高兴兴地跑了。
上午的阳光渐渐变得温暖,院中的陶瓮里,已经装了三十几块软糖,芝麻的焦香混着糖的甜香,飘得很远。阿砚坐在石凳上,拿着画夹画软糖,画纸上,竹篮里装着糖,石桌上放着姜茶,李奶奶正笑着喝茶,“晚星姐姐,我要把这画送给村里的孩子们,让他们也看看这好吃的糖!”
谢景渊则在木案上搅拌新的红薯泥,准备多做些软糖存着,“孙先生说,这糖不仅孩子爱吃,老人吃了也能补脾胃,下次多做些,给村里的老人们分些。”晚星点头,拿起一块软糖,咬了一口,软糯的糖体在口中化开,红薯的清甜与芝麻的焦香交织,舒服得很。
午后,李奶奶要回村了,挎着装满软糖的竹篮,手里拄着拐杖,脚步轻快地走在小路上,竹篮里的糖香混着红薯的香,暖了一路。阿砚追出院外,挥着小手:“李奶奶,下次来教我做山楂糖!”李奶奶回头挥手:“好,下次一定来!”
晚星和谢景渊站在院门口,看着李奶奶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石桌上还放着那杯没喝完的姜茶,茶香袅袅。院中的陶瓮里,软糖还在散发着香甜的香气,等着下次与山楂相遇,酿成新的酸甜滋味。而阿砚的画夹里,新的一页已经画好了山楂糖的草稿,只等着下次做糖时,添上真实的色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