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麻雀落在栏杆上,叽叽喳喳地叫,像在给我们加油。
我突然觉得,这五千片的拼图哪里是《千里江山图》,分明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有过像碎片一样散落在各处的迷茫,有过找不到契合点的急躁,可只要有人愿意慢慢等、细细找,那些看似无关的碎片,总会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轻轻巧巧地嵌进彼此的生命里。
傍晚时,你拼出了半条江水,青绿色的波纹里,隐约能看见那片月牙形碎片该在的位置。
我去厨房切了一盘芒果,回来时看见你正对着拼图拍照,发微信给老木匠:
“您看这色调,配梧桐木框会不会太素?要不加点竹边?”
指尖在屏幕上敲得飞快,侧脸被夕阳染成暖橙色,像一幅没干透的油画。
“拼完了,挂在哪面墙?”
我把芒果递到你嘴边,你张嘴咬了一大口,果汁沾在嘴角,像一只偷吃到蜜的小松鼠。
“就挂在书房门口,”你含糊不清地说,“你写作时累了抬头就能看见,咱们拼的江山,比印刷画有劲儿多了——那上面有咱们掉的头发、沾的茶渍,还有你刚才偷偷吃掉的那块芒果核的影子。”
我笑着去擦你嘴角的果汁,指尖碰到你下巴上的胡茬,扎得发痒。
窗外的夕阳正慢慢沉下去,给拼图上的江水镀了一层金,那些零散的碎片在暮色里闪着微光,像在说:别急,我们正在赶来的路上。
晚上,给老木匠回微信时,我指尖还带着晾围裙时沾的皂角香。
屏幕上跳出他的语音,带着锯木声的背景音:
“竹边配青绿,是古人的讲究——你看那竹林总在青山边,风一吹就沙沙地报信,这叫‘竹报平安’。”
最后他还补了一句:
“框子我给你们多留一道竹缝,能塞一张小照片,日子嘛,得有个人影儿在里头,才热闹。”
我对着屏幕笑,窗外的月光刚好落在茶几的拼图上,像谁撒了一把碎银。
我转身去阳台收衣服,才发现傍晚洗的蓝围裙,早被晚风掀得猎猎作响。
晾衣绳在夜风中轻轻晃,围裙的系带打着漂亮的结,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真像一面小小的旗帜——
我想起创业时,你总系着它在铁皮房煎蛋,油星子溅在上面,你说“这是咱们的战旗,得留着”。
如今,它干干净净地飘在新家的阳台上,风过时,系带扫过旁边的茉莉花盆,带起一阵清香,像在说“你看,咱们真的走到这儿了”。
我轻手轻脚走进客厅时,月光正趴在拼图上。
五千片的江山在夜里安静得像一幅真画,而江水最中间,那片我找了一下午的月牙形碎片,正安安稳稳地躺着。
旁边压着一张鹅黄色的便利贴,你画的笑脸歪歪扭扭,眼睛眯成两条线,嘴角却翘得老高,下面写着:
“明天,一定能找到它的另一半。就像当年找融资,你说‘总有个人能看懂咱们的计划书’,结果真的等到了。”
我指尖碰了碰那片月牙形碎片,凉丝丝的,边缘却带着一点暖意,也许是你捏了太久。
三年前那个暴雨夜,铁皮房的屋顶被砸得咚咚响,像有无数只拳头在擂。
你盯着电脑屏幕上第37封拒信,邮件末尾的“期待下次合作”刺得人眼睛疼。
雨水顺着墙缝往屋里渗,在桌角积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你发红的眼眶。
我以为你要垮了,要把鼠标狠狠摔在地上,要像上次那样蹲在地上说“算了”。
可你只是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便利贴,笔尖在雨声里抖了又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没打伞,头发湿成一绺一绺,却在咧嘴笑。
然后,你低头写字,笔尖划破纸页的声音,比窗外的雷声还重:
“明天再试投最后一家。不成功,就带你去吃巷尾的火锅,特辣的那种。”
我当时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把你的手,按在暖水袋上。
你的指尖冰得像块铁,指节因为攥得太紧,泛着白,手背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像条挣扎的小鱼。
“别写了,”我声音哑得厉害,“雨太大,明天再说。”
你却反过来捏了捏我的手,掌心的薄茧蹭得人发麻:“写着,心里踏实。”
第二天,我们真的去了那家火锅店。
红油锅底“咕嘟咕嘟”地冒着火泡,辣椒在汤里翻来滚去,像无数个没说出口的委屈。
你给我夹毛肚时,筷子都在抖,烫得直吸气也不肯停。
我咬了一口牛肉丸,辣劲猛地冲上头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不是因为辣,是看见你眼眶红得像要滴血,却还在笑:
“你看,这汤够劲吧?跟咱这日子似的,越熬越辣,越辣越香。”
热气把你的脸熏得发亮,我突然发现你下巴上冒出了胡茬,眼角的细纹里还卡着一点疲惫。
可你举着杯子跟我碰,啤酒沫沾在嘴角,像个偷喝了酒的孩子:
“敬咱们……敬咱们还没被淋垮。”
话音刚落,你的手机就响了,是那家我们不抱希望的投资公司,说“计划书里的烟火气,我们看懂了”。
你握着手机的手突然就软了,杯子“哐当”一声撞在桌上,啤酒洒了满桌。
你没去擦,只是把脸埋在热气里,肩膀一抽一抽的。
我以为你在笑,伸手去拍你的背,才发现那是哭——
哭得像个迷路的小孩,把所有的硬撑、所有的委屈,都泡在这锅滚烫的红油里。
后来,每次路过那家火锅店,我总能想起那个下午。
辣得钻心,哭得狼狈,却在热气腾腾的汤里,尝出了一点甜——
那是两个人咬着牙往前走时,不小心漏出来的、带着点疼的甜。
此刻,窗外的虫鸣渐起,便利贴上的笑脸,在月光下明明灭灭。
我蹲在拼图前,突然想把自己也变成一片碎片,轻轻嵌进这江水里,嵌进你画的笑脸旁边。
所谓圆满,从不是一下子找到所有答案,是有人愿意在每个“明天”里,为你留着一片等待的位置,像老木匠说的,“木头得慢慢咬,日子得慢慢拼”。
我刚发现便利贴背面还有一行小字:
“老掌柜说竹框要刷三遍清漆,每遍都得等前一遍干透,像熬汤得守着火候。咱们的日子也一样,急不得。”
喜欢在爱里刻下年轮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在爱里刻下年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