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协作会议上,各方代表达成共识:在船坞旧址建立永久性的湿地植物培育基地,“用灵草和秋茄的混种模式修复滩涂,” 周教授在图纸上圈出规划区,“保留老船坞的工业遗迹,让生态与历史共生。” 林羽补充道:“得建个竹制的科普长廊,” 他画出长廊的草图,“展示《太初规则》与现代生态知识的对应,让游客知道新与旧能长得一样好。”
离别的时刻来得悄无声息。当林羽把最后一株灵草幼苗交给认养的孩子们时,双马尾小姑娘突然递来个贝壳,里面装着片灵草叶,“这是给泽丰村的礼物,” 她仰着晒黑的小脸,“让村里的灵草知道,它在这里有朋友了。” 林羽把贝壳放进帆布包,与保温箱里新采集的湿地土放在一起,突然觉得自己成了草木的信使,传递着跨越山海的情谊。
轮渡驶离码头时,林羽站在甲板上回望。夕阳下的湿地泛着温暖的光泽,船坞的竹架在暮色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混种区的灵草与秋茄在晚风里相依相偎。老马和孩子们在码头上挥手,身影渐渐缩小成黑点,却在他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江风掀起他的笔记本,最新一页上写着:“潮起潮落,草木枯荣,所谓永恒,是在变化中守住根本。”
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渐渐清晰,玻璃幕墙反射着落日的余晖,像片巨大的水面。林羽摸出帆布包里的贝壳,灵草叶的清香混着湿地的咸腥,与城市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他知道下一站的地图已在心里展开 —— 那里或许有更多的水泥森林,更多的钢筋铁骨,但只要带着草木的智慧,带着这份与万物共生的初心,就能在任何地方,种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夜色漫上甲板时,林羽给保温箱里的新土浇水。水珠落在土面上,激起细小的涟漪,像把湿地的潮汐搬进了方寸之间。他望着江水与城市灯光交融的地方,突然明白所谓 “故乡”,从来不是固定的地点,是那些跟着自己流动的根 —— 是泽丰村的土,是灵草的种,是刻在骨子里的,对草木、对土地、对生命最本真的敬畏与热爱。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