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十三年的正月,寒风依旧凛冽,如同无形的冰刀,刮过北京城巍峨的城楼与纵横交错的街巷。年节的喜庆气息尚未完全消散,朱门前的桃符依旧鲜红,空气中却已掺入了一丝来自漠北的紧张与肃杀。那封来自蒙古都司的加急军报,便是在这样一个清晨,如同一块自九天坠落的玄冰,重重砸入了紫禁城太液池那尚未解冻的冰面,沉闷的撞击声仿佛响彻在每一个听闻此事的人心头,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无形的、令人窒息的涟漪。
建极殿内,上好的银霜炭在巨大的鎏金兽首铜炉中烧得正旺,噼啪作响,散发出融融暖意,却丝毫驱不散端坐于龙椅之上,那位大顺开国皇帝眉宇间凝结的沉重。李自成的手指,因常年握持兵器而布满粗茧,此刻正缓缓摩挲着那份来自遥远苦寒之地的求援信。羊皮纸的信笺上,字迹因书写者的急促与悲愤而略显潦草,甚至沾染着不知是墨渍还是血痕的暗色斑点。
字里行间,仿佛能听到蒙古都司将士和漠北牧民在铁蹄与烈火下的哀嚎,看到沙俄哥萨克骑兵如凛冬时节饥肠辘辘的恶狼,沿着冰封的河道南下寇边,所过之处,帐篷化为灰烬,牲畜被劫掠一空,男人被屠戮,妇女儿童在哭泣中被掳走,广袤的草原上,昔日象征安宁的炊烟已被代表毁灭的烽燧狼烟取代。
“罗刹鬼……欺人太甚!”李自成的声音并不高亢,反而有种被极力压制后的低沉,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带着金铁交鸣般的质感,在大殿沉重的梁柱间回荡,不容任何置疑。他将奏疏重重拍在坚硬的紫檀木御案上,案上的镇纸、笔架都为之轻轻一震。
“朕之大顺,立国十有三载,内修政理,外抚四夷,方得海内初定,民生稍苏。岂容北疆宵小,视我边陲为牧场,屡屡犯境,杀我子民,毁我家园!”他的目光如同鹰隼,缓缓扫过丹陛之下肃立的文武百官,那目光中蕴含着风暴与压力,“诸卿,谁愿为朕分忧,北上破敌,扬我国威,以安黎庶?”
皇帝的话音还在梁间萦绕,未等余音散尽,武将班列之首,一位身披精致山文甲,肩头蹲伏狻猊吞肩兽的将领已应声出列。甲叶摩擦,发出铿锵而富有节奏的鸣响,每一步都沉稳有力,显示出主人精湛的武艺和久经沙场的自信。正是以赫赫战功受封宁国公的吴三桂。
吴三桂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带着辽东口音特有的铿锵:“陛下,臣蒙圣恩,世受国禄,常思报效。今北疆不宁,罗刹猖獗,臣愿率本部兵马,北上驱逐胡虏,必使敌酋授首,边塞重归宁静,以慰陛下圣心,以安天下万民!”他身形依旧挺拔如松,只是眼角处深刻的风霜纹路,记录着无数征战的痕迹,非但不显老态,反而更添几分不怒自威的煞气。
几乎就在吴三桂话音落下的瞬间,另一侧,同样位高权重的蜀国公李定国也昂首迈出一步。与吴三桂的锐气逼人稍异,李定国的气质更显沉毅内敛,他目光沉静,语调平稳却同样坚定:“陛下,臣闻罗刹人火器犀利,其骑兵剽悍迅捷,尤善旷野奔袭。漠北地势开阔,正利于彼发挥所长。臣不才,愿辅佐宁国公,共赴漠北,参赞军务,协调步骑,务必周密筹划,谨慎应对,不使一骑一卒踏过阴山,危及中原!”他的请战,更侧重于应对敌方的战术特点,思虑显然更为深远。
龙椅上的李自成微微颔首,对两位国公的主动请缨流露出赞许之色。他深知此二人,一擅攻坚锐进,一长谋略沉稳,正可互补。他的目光在吴三桂的刚毅和李定国的沉稳之间扫过,最终沉声决断,声音如同磬钟鸣响:“准奏,即命宁国公吴三桂为平北都督,总制漠北诸军事,为主帅;蜀国公李定国为副都督,参赞军机,为副帅。着你二人,即刻点选京营及宣大精骑两万,克日启程,不得延误。另,以八百里加急敕令归附之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布鼐,集结本部精锐兵马一万,于指定之地汇合,协同作战。此战,务求稳妥,查明敌情,稳扎稳打,力求将来犯之敌,尽数歼灭于国门之外,扬我大顺天威!”
“臣等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吴三桂与李定国齐声应诺,声音汇聚一处,雄浑有力,震得殿宇窗棂上的细微尘埃似乎都簌簌而动。
……
军情如火,诏令迅疾下达。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位于西城的光禄大夫府。府邸内,却另有一番景象。暖阁里,炭火盆烧得暖意融融,与外间的春寒截然不同。
戚睿涵正与已是瑞阳郡主的白诗悦、闺蜜袁薇围坐在一张花梨木圆桌旁,仔细研读一本新得的、由南洋商人带来的西洋地理图册,上面勾勒着迥异于中原的世界。董小倩坐在稍远处的窗边,就着明亮的天光,用沾了油的软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她那杆心爱的马槊,槊锋寒光流转,映照着她沉静专注的眉眼。
另一侧,掌管着庞大商业网络的刁如苑,面前摊开着几本厚厚的账册,手指在象牙算盘上飞快拨动,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核算着名下各处产业的收支。而工部挂职员外郎、实则负责督造局诸多新奇器械设计的刘菲含,则对着一张铺开的宣纸凝神思考,纸上是用炭笔绘制的几种新式火铳的构造草图,线条精准,标注细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