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告急,吴李二公即将出征的消息传来时,阁内六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戚睿涵的眉头首先蹙紧,他放下图册,手指无意识地在描绘着欧亚大陆的区域划过,最终停留在那片广袤的、标注着“罗刹”的北方疆域上。
“沙俄……终究还是对上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凝重。来自后世的灵魂,让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个北方巨邻在接下来数百年间那近乎贪婪的领土扩张欲望,以及其哥萨克骑兵和逐渐近代化的火器部队,在十七世纪中叶所具备的威胁。“他们的哥萨克骑兵来去如风,关键是他们的火器,尤其是线列步兵的战术和轻型野战炮,在这个时代,对于仍以冷兵器和旧式火器为主的军队来说,会非常棘手。”
白诗悦抬起眼眸,清澈的目光中带着征询与忧虑,望向戚睿涵。她如今虽贵为郡主,享尽荣华,但心思从未局限于深宅大院,始终系于戚睿涵身上,以及这个他们因缘际会参与塑造、已然打下深刻烙印的天下。“睿涵,局势果真如此严峻?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她的话语轻柔,却带着一种与他共同进退的坚定。
坐在旁边的袁薇,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绣帕,接口道:“朝廷既然已经派了宁国公和蜀国公这两位百战名将前往,他们经验丰富,麾下亦是百战精锐,想必……想必能旗开得胜,化解此次边患吧?”她语气尽量保持着平静,但那微微用力而泛白的指节,却泄露了内心潜藏的不安。她熟读史书,深知边患之酷烈。
刘菲含将目光从火铳草图上移开,摇了摇头,理性分析道:“袁薇姐姐,情况可能没那么乐观。根据我们已知的历史脉络和能收集到的有限情报来看,沙俄此时的火器发展,尤其是在燧发枪的普及率、野战炮的轻便化和标准化射击战术方面,很可能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漠北草原地势平坦开阔,缺乏遮蔽,正是发挥其火器射程、射速优势和骑兵机动性的绝佳战场。吴帅和李帅固然善战,但若装备和战术存在代差,仅凭勇气,恐怕会付出极大代价。”
董小倩已将马槊擦拭完毕,随手挽了个槊花,将其稳稳立在身旁,声音清越而冷静,如同她手中兵器的寒光:“既如此,更当亲往一观。敌之虚实,我之长短,非亲临战阵,难以确知。纸上谈兵,终觉浅薄。”她的话语简短直接,却道出了战场认知的根本。
刁如苑合上账本,指尖轻轻一点,算盘珠归位,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嫣然一笑,眼波流转间,既有商人的精明,亦有伙伴间的信任与冒险精神:“小倩说的是。何况,咱们这位光禄大夫,还有你们几位郡主、才女、女工匠,哪一个又是甘于安坐京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人?北疆风光,大漠孤烟,我倒也想亲身见识见识。再说,战事一起,粮秣、药材、御寒物资乃至战后重建,其中未必没有新的商机。”她如今富可敌国,但那份善于发现机会、敢于冒险的天性从未减退。
戚睿涵看着眼前五位神情各异,却都在某种程度上因他而汇聚于此,如今已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部分的伙伴,心中一股暖流涌动,驱散了因历史走向而带来的些许寒意。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决然:“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一同去!我们虽非冲锋陷阵的主将,但在情报分析、后勤协调、器械改进,甚至……某些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上,或能提供一些帮助,减少将士们的无谓伤亡。我这就去宫中向陛下请旨,随军参赞!”
李自成对于戚睿涵这六位身份特殊、屡有奇策的“异人”主动请缨并未感到太多意外。他深知这群人,尤其是戚睿涵,见识广博,思路奇诡,往往能于困境中别开生面。很快,旨意下达,准戚睿涵以光禄大夫衔随军参赞军务,白诗悦、袁薇、刁如苑、刘菲含、董小倩等人亦准随行,归于吴三桂中军帐下听用,协助处理文书、医护、物资乃至情报分析等事。但皇帝也特意在口谕中嘱咐,他们身份特殊,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亲临前线冒险,需以保全自身为要。
数日后,誓师出征的日子到了。德胜门外,旌旗招展,刀枪如林,两万精锐骑兵以及相应的辅兵、民夫、辎重,组成一条庞大的长龙,在低沉而悲壮的号角与战鼓声中,迎着依旧凛冽刺骨的朔风,浩浩荡荡开出京城,沿着古老的官道,向北迤逦而行。百姓夹道相送,目光中有期盼,有担忧,也有对未知战事的敬畏。
队伍中段,戚睿涵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皮质戎装,外罩御寒的青色棉披风,策马与主帅吴三桂、副帅李定国几乎并辔而行。吴三桂偶尔会指着远处山峦,向戚睿涵介绍些北地风情或以往对辽东作战的经验,李定国则更多沉默地观察着周围地形,时而与戚睿涵低声探讨几句关于沙俄火器可能的特点及应对之策。戚睿涵凭借着超越时代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往往能提出一些颇具启发性的观点,引得吴李二人时而颔首,时而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