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他对着送酒归来的魏贤轻声道:魏贤!你带五百骑兵跟上。不必隐藏行迹,就光明正大缀在江东军尾部一里外。待其进入夏口城,方可回师。
魏贤面露困惑:公子既命属下监视,这般明目张胆,岂非有意挑衅孙权?
诸葛川远眺江东军,眸中泛起冷芒:正是要让他看见。
这叫以牙还牙。
他嘴角微扬:若不作回应,反叫孙权以为我等可欺。
往后必变本加厉。
放心,此番理亏在他。只要不起兵戈,他必会忍气吞声。
魏贤豁然开朗,当即率五百骑兵高举旌旗尾随而去。
诸葛川则率余部径直返回江陵。
……
暮色四垂时。
诸葛川行至江陵郊外,残阳已没。
城墙之上,白袍银甲的身影正与他隔空相望。
赵叔父!
看你气色好多了。
诸葛川骑马入城时,向城楼上的赵云打了声招呼。
伯治!
你叔父我能有什么事!
天色不早了,快进城吧。顺便告诉你,在你回来前半个时辰,郭淮、关兴、费祎、董允他们已经押着刘璋和张鲁进城了。
关于如何安置这两人,元直想听听你的意见,看主公有否特别吩咐。
赵云说完挥了挥手,丝毫没有下城叙旧的意思。
那就有劳叔父继续守卫了。
策马进城时,诸葛川迫不及待想见到关兴等人。
关兴和郭淮不必多说。
前者是他从成都带出来历练的,也兼护卫之职。后者是途经江州时,黄忠特意派来护送他们的。
至于董允和费祎...
这两人是诸葛川以辅汉将军身份征召的下属。为此他专程登门董府和费府拜访。
经过一番劝说,终于说动了董允的父亲董和,以及费祎的叔父费观。
董和与费观虽不愿子弟过早出仕,但既然已归顺刘备,也不反对他们结交诸葛川这位新生代翘楚。
于是同意让儿子和侄儿跟随诸葛川。
诸葛川尊重二人意愿,分别授予主簿和掾佐之职。都是军中文书岗位。有事时由他们处理公务,闲暇时则由诸葛川自行安排。
诸葛川慵懒地躺着,神情惬意。
当然,他并非要将二人永远拘在身边。而是打算在费祎、董允尚未成长为蜀汉重臣前,先物尽其用。
待二人才能成熟,他便将其举荐给刘备。既成全了贤才,又能为自己添一份功劳。
只可惜蒋琬早已被刘备启用,错失收入麾下的良机。否则——
若能集齐蜀汉四相之三为己所用,那滋味……
妙不可言。
……
半时辰后,沐浴更衣的诸葛川在郡守府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徐庶。
厅内还立着郭淮、关兴、费祎、董允四人。
徐庶直切主题:伯治速归,想必孙权已退兵。如今曹操败走,南郡无虞。收复北境,有霍峻等三位将军足矣。
当务之急,是处置刘璋与张鲁。
主公可有明示?
诸葛川摇头笑道:徐伯父,刘伯父只提了一个要求——
此二人必须由您与赵叔父牢牢掌控,绝不可放归益州、汉中。
不知伯父打算将其集中拘押,还是分开关制?
**郡守府正堂**
徐庶凝神思忖片刻,抬眸答道:首要之事,此二人绝不可同城羁押。
他指尖轻叩案几:然分置两地亦需谨慎——若离江陵过远,恐鞭长莫及。
南郡辖内择选最佳。徐庶目光扫过沙盘,荆南四郡...皆非良选。
见诸葛川微微颔首,徐庶忽捻须失笑:好个诸葛伯治!
既要老夫献策,何故藏锋?他佯作愠色推过茶盏,莫卖关子!
诸葛川执壶斟茶:岂敢僭越?茶雾氤氲间话锋一转:若论囚所...
他忽朝站在下首的费祎、董允招手:文伟、休昭,亦来参详。
两位年轻文士肃立应诺。
徐庶目光微动——他深知这位侄儿虽表面散漫,实则眼界极高。能让其青眼相待者...
(倒是要细观这两个后生)
诸葛川将伯父的打量尽收眼底,唇角掠过一丝玩味。
(早知如此...该让伯父先与他们对弈两局)
诸葛川转念一想,费祎董允那队人马不过比自己早到城中半个时辰,心中便释怀了。
短短半个时辰的光景,确实难以熟悉,更无暇交流。
思及此,在徐庶、费祎、董允等人注视下,诸葛川伸出两指。
其一,公安!
此城乃南郡通往荆南四郡之咽喉,向来驻有重兵。
实属我军绝对掌控之地。
愚以为,安置刘璋于此最为妥当。
诸葛川道出这个地名。
这地方并非他首创,而是历史上刘备夺取西川后,为刘璋选定的幽禁之所。
可惜。
关羽大意失荆州,致刘璋落入东吴之手,否则刘璋余生恐难迈出公安城门。
公安甚好!
元直竟与伯治不谋而合。
实不相瞒,方才老夫亦思及此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