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耕眸光骤冷,煞气凛然地逼视曹操:尔等,是在质疑孤的决断?
此言如惊雷炸响,曹操顿觉失言,率众惶恐伏地,连抬头直视天颜的勇气都消尽了。
刘耕冷眼扫过殿前众人,鼻间溢出一声冷哼,绷紧的面容终于松动几分。
孤王行事,何须向尔等交代!
话音未坠,群臣已伏地叩首不止,青砖上响起连绵闷响,似要将悔意砸进君王心里。
千里之外,大汉铁骑正在爱沙尼亚边境整饬兵马。而爱沙尼亚皇宫内,希尔曼指尖划过沙盘,将罗马帝国的附属城邦逐个圈起。
陛下与大汉天子的谈判...老元帅苍老的声音打破沉寂,满朝文武唯有他敢在此刻发问,何时向大汉递交降书?
希尔曼的视线掠过老元帅殷切的面庞,又扫过那些同样写满期盼的臣子,终是长叹一声,眉宇间浮起凝重:大汉...拒受了。
霎时殿内如坠冰窟。有武将拍案而起,甲胄铮铮作响,高喊着要与汉军决死一战。希尔曼却 ** 王座,任凭群臣喧哗,直到声浪渐息才缓缓开口——
尚有转圜余地。
这句话瞬间点燃众人眼底的火光。他们如同那日在刘耕面前的希尔曼一般,屏息等待着君王的下文。
刘耕陛下要我们拿罗马帝国作投名状。希尔曼故意停顿片刻,待看见几位老将已攥紧拳头,才继续道:若一月内能重创罗马,便有归附之机。
殿中顿时响起铠甲碰撞声,那些与罗马有血仇的将领眼中迸出凶光。就在众人热血上涌之际,希尔曼突然抬掌压下躁动:记住,三十日后若不能令汉帝满意...
他没再说下去,但每个人都听见了未尽的惊雷。
大厅内骤然安静,众大臣神色各异。
希尔曼环视一周,嘴角浮起满意的弧度:此次对罗马用兵,非是要诸位一月内攻陷其都城。
他故意停顿,待众人竖耳倾听,才不急不缓道:刘耕大帝有令——只需荡平罗马817号要塞周边附庸势力,便可获准加入大汉帝国。
紧绷的朝堂顿时泄了气。几位老臣暗自咬牙,这犹大后裔总爱把关键藏半截话说。
但......
铜甲将军突然捶响案几:从极北冰原到南境沙丘,那些墙头草部落星罗棋布!纵使现在拔营,轻骑兵跑断马腿也难......
希尔曼指节叩着鎏金地图,目光停在标注红叉的十七处要塞。这些看似弱小的附庸,早被罗马用商道和军械喂成了刺猬——每摧毁一个,都是在拔帝国獠牙。
(罗马人的算计比所有人想得更深。每年进贡的羊皮卷下,藏着精铁打造的贸易网:附庸国送羊毛,帝国还以淬火技术;部落献铁矿,换来能筑城的工程师。
就像养蜂人用糖水喂壮蜂群,这些附庸越强,酿造的金色蜜露就越稠。此刻希尔曼盯着地图,恍然看见整个西方大陆正化作巨大蜂巢,而爱沙尼亚不过是巢边一柄生锈的裁纸刀。
罗马帝国在持续扶持其附庸势力发展壮大的同时,又通过各种手段巧妙控制这些势力的扩张,防止他们强大后反抗帝国统治。在这方面,罗马人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当前希尔曼面临的核心困境并非周边势力众多或强大,而是刘耕提出的归顺条件——必须向罗马帝国正式宣战。若此消息公开,罗马各附庸势力势必联合对抗爱沙尼亚,届时即便爱沙尼亚军队再骁勇善战,也难以抵挡多方围攻。
陛下,刘耕大帝此举实为考验我国归顺诚意。老元帅沉吟许久后出列进言。希尔曼闻言颔首,这个观点他原本就想到,只是被朝臣争论耽搁了。
经老元帅提醒,众臣这才恍然大悟。对大汉帝国而言,西方诸国终究是异族势力。即便整个西方世界联合抗汉,刘耕也不会感到意外——首先大汉国力强盛远超西方诸国总和;其次各族面对外敌时,总会暂搁内斗一致对外,正如华夏诸侯抵御外侮时的反应。正因如此,刘耕始终警惕假意归顺者在背后捅刀的可能。
希尔曼眉头深锁地扫视群臣,沉声道:正如元帅所言,此举重在考验我国决心,未必真要我们攻占多少领土。
渐渐冷静下来的大臣们开始认真商讨对策。一位武将出列抱拳道:陛下,末将建议先征讨西沙部落。他们屡屡劫掠我国商队,正好借此机会...说到此处,他意味深长地环视同僚,...彻底解决这个心头之患。
“一来可以完成刘耕大帝交代的任务,二来也能为我们先前的子民讨回公道!”
那武将言毕便沉默不语,静静等待希尔曼的决断。
希尔曼蹙眉沉思良久,忽然重重拍向龙椅扶手。
“好,就先拿西沙部落开刀,也是时候了结旧怨了!”
随即,希尔曼开始向众臣分派任务。
对爱沙尼亚而言,战事正是他们的专长——这个以武将闻名的国度,几乎每位将领都能独当一面。
这次希尔曼的部署与刘耕的扫荡计划颇为相似,唯一区别在于:刘耕分兵是为横扫四方所向无敌,而希尔曼却是迫不得已。
希尔曼心知分兵乃兵家大忌,兵力分散易被逐个击破。但刘耕给的时间实在太少,若不冒险一搏,必将无法完成任务。
届时爱沙尼亚必会覆灭于大汉帝国的铁骑之下。
望着领命而去的大臣们,希尔曼长叹一声。
其实他内心对大汉帝国并非毫无抵触——毕竟那是东方人的国度,西方人对东方人总带着与生俱来的疏离感。
待众人散去,老元帅看着殿内零星的文臣,微笑着走向希尔曼。
注意到君主复杂的表情,老元帅立即劝慰道: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