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学校和医院!”程毅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赞许,“我家孙儿如今在小学堂念书,回来还会背三字经、算算术,说先生教得好。城里的医院更是方便,百姓有个头疼脑热,不用再找江湖郎中,对症下药,花钱也不多。上月我家老母亲染了风寒,在医院住了几日就好了,这放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张怀瑾身为谋士,想得更为细致:“如今应天府人口快数百万了,街巷规整,秩序井然,全靠王爷定下的法律。偷鸡摸狗、作奸犯科的事少了很多,百姓们都知道守规矩。只是人多了,后续的街巷扩建、水源供应,还得提前规划,免得日后拥挤。”
严沧一直守着望海城,对海疆和朝贡之事最为清楚:“异族朝贡的船只每月按时到港,除了陆上的贡品,海外的珠宝、香料也不少。只是运输途中偶尔会遇到风浪,还有些小股海盗觊觎,我看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护航船队,既保护朝贡物资,也能保障咱们自己的商船往来。”
“说到商船,”沈砚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如今国力强了,百姓手里也有闲钱了,可以鼓励商船出海,把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运出去,换些海外的特产回来。一来二去,不仅能增加百姓收入,也能让大衍的名声传得更远。”
岳鹏摸了摸下巴,道:“军队方面,如今兵士们训练有素,装备也精良。只是太平日子过久了,怕有些人懈怠,不如定期组织演练,让各营之间比一比,既能保持战力,也能选出些优秀的兵士重点培养。”
“还有冬天那太阳能板和电暖扇,真是造福百姓!”周凯年轻,对这些新奇物件印象深刻,“去年冬天格外冷,可城里百姓家里都暖烘烘的,不用再烧柴火,又干净又方便。不少偏远村镇也装上了,百姓们都念着王爷的好,民心所向,这才是最稳固的江山。”
沈砚听着众人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诸位说得都在点子上。民生是根本,边防是保障,商贸是助力,教育是长远之计。后续咱们就按这个方向来:一是扩建边防互市,加派护航船队;二是推进街巷扩建、水源整治,保障民生;三是继续完善学校和医院,让更多百姓受益;四是组织军队演练,保持战力;五是鼓励商船出海,拓展商贸。”
他话音刚落,旁边突然传来“咿呀”一声,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小元瑾从张清鸢怀里爬了下来,晃晃悠悠地走到沈砚身边,伸手抓住了他的袍角,嘴里含糊地喊:“爹……玩……”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刚才沉稳的氛围又添了几分温馨。沈砚弯腰抱起小元瑾,在他软乎乎的脸上亲了一口:“你这小家伙,倒是会挑时候。”
周霆看着小元瑾,笑道:“王爷,有这般国泰民安的光景,又有四位小公子、小公主承欢膝下,这便是最好的江山了。”
沈砚抱着小元瑾,目光扫过满座兄弟,又望向窗外——应天府的街巷上车水马龙,孩童的嬉闹声、商贩的吆喝声隐约传来,阳光洒在雕花窗棂上,映得满室生辉。他轻声道:“是啊,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安,江山安。只要咱们君臣同心,守住这份欣欣向荣,让百姓们一直过好日子,这大衍的盛世,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声清脆响亮:“愿大衍盛世长存,愿王爷福寿安康!”
小元瑾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也伸出小手拍着桌面,咿咿呀呀地跟着起哄,迎客厅里的笑声、谈笑声,伴着窗外的烟火气,久久不散。
国事商讨完时,窗外的暖阳已斜斜西沉,迎客厅里还飘着菜肴的余温和酒香。沈砚拍了拍手,对门外吩咐了一句,不多时,管家就捧着个长条木盒走了进来,木盒打磨得光滑,还带着淡淡的松木香气。
“前些日子让木匠做的小玩意儿,正好给元瑾带来了。”沈砚笑着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一柄缩小版的木头兵器——通体是上好的桃木,打磨得圆润光滑,没有半点毛刺,仿照原物的样式勾勒出简单的纹饰,镏金的部分用金漆细细描过,虽小巧却透着几分英气,长度刚好适合小元瑾抓握。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周豹凑上前看了看,笑道:“王爷这是把自己的兵器按比例缩了做的吧?模样真传神,就是这木头的,小家伙拿着也安全。”
张清鸢抱着小元瑾坐在一旁,小家伙瞥见木盒里的木头兵器,眼睛瞬间亮得像盛了星光,小手立刻从张清鸢怀里伸出去,朝着木盒的方向使劲够,小身子扭来扭去,咿咿呀呀地喊着,急得小脸都红了。
沈砚见状,笑着拿起木头兵器递到他面前。小元瑾一把攥住木杆,小胖手紧紧圈着,力道竟比想象中大,指节都微微泛白,像是怕人抢走似的。张清鸢想帮他调整姿势,指尖刚碰到木杆,就被他下意识地躲开,小脑袋还往张清鸢怀里缩了缩,唯独攥着兵器的手不肯松开分毫。
“哎哟,这小子护得真紧。”沈砚笑着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颊,小元瑾却只顾着低头打量手里的宝贝,小手指在木杆的纹饰上轻轻摩挲,又凑到嘴边轻轻咬了咬,发现是温润的木头,便更放心地抱在怀里,小下巴抵着木杆,眼神专注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衍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