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屠夫将军的坟标与铁律
丧尸爆发第481天。
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
时间,如同锈蚀的齿轮,在死亡的沼泽中沉重地向前碾动了一个月。凛冬的酷寒早已被岭南特有的、带着湿黏气息的温暖所取代,但空气中弥漫的腐朽尘埃味道却亘古不变。曾经被寒霜覆盖的枯草,悄悄钻出些许惨淡的绿意,又被无数蹒跚的脚步践踏回污泥之中。
巨大的落地窗前,李峰如同一尊冰冷的雕塑,静默而立。六米挑高的空间赋予他无与伦比的视野,防弹玻璃隔绝了外部世界的喧嚣与污浊,只留下清晰的光影。他的目光穿透了碧桂园据点内部修复加固的工事、晾晒衣物的绳线、以及略显忙碌的人影,最终落定在小区中心花园靠近围墙的一隅。
那里,多出了八个凸起的土包。
土是新鲜的,带着被翻动后的深褐色泽,在一大片枯黄凋敝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刺眼。没有墓碑,没有花圈,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木牌都没有。只有八块从附近建筑废墟里随手撬来的、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水泥块,粗砺地插在坟头,权当标记。水泥块表面光秃秃的,别说名字,连一道刻痕都没有。它们只是八个沉默的、简陋的坐标,标志着此地埋葬着曾在呼吸间存在过的八个个体。
搜索三队八名队员的归宿。
李峰的目光在那八个坟包上缓缓扫过,如同扫描仪掠过冰冷的坐标点。他的神情平静无波,深邃的瞳孔里没有悲伤,没有自责,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窗外的阳光勾勒出他线条冷硬的侧脸,嘴角抿成一条毫无弧度的直线。
一个月前的血仇,华润广场那场冷酷到极致的屠戮,以及眼前这八个微小的凸起……在他心中掀起的波澜,甚至不如堡垒内某个空气过滤器需要更换的警报来得清晰。
末日,早已碾碎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赤裸裸的铁锈色内芯。生存的画卷,是用染血的线条勾勒而成。不是你吃人,就是人吃你。这是刻在每一寸焦土、每一缕腥风、每一具朽骨上的终极法则。
他能做到的,不是让每一个人都长命百岁——那是痴人说梦。他能做到的,是如同最精密的工程师,构建一个尽可能强大、高效、有序的生存系统——碧桂园世安军据点。在这个系统之内,他提供庇护,提供秩序,提供延续生命的物资和规则。他像一个冷酷的船坞工程师,打造出最坚固的方舟,设定好航线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它能在这片死亡之海中航行得更久、更远。
至于船员?风暴会卷走他们,暗礁会撞碎他们,海盗会猎杀他们。这是航行的代价,是选择登船离开安全港湾、驶向未知海域寻找补给所必须承担的风险。
雷刚和他的队员,是在执行任务中被伏击、被清除。他们倒在了船外,倒在了规则允许且鼓励的“狩猎”行动中。他们的死,是公式里的一个变量,是系统运转中必然存在的损耗率。李峰没有下令让他们去送死,他为他们提供了精良的装备、严格的训练和看似安全的路线情报。但情报会失效,意外会降临,对手会比你更狡猾、更残忍。这就是现实。
内疚?那是对自身能力不足或决策失误的懊恼。李峰不认为自己的决策有误。情报失误的确存在,但情报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末日的常态。他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优。圣母心?那种希望所有人都能活得好、牺牲自己也要拯救他人的柔软念头,早已被他如同清理废品般,从生存逻辑的核心区域彻底删除。那玩意儿在末世里比丧尸病毒更致命。
他关心的,是教训是否被汲取,系统是否因此变得更稳固。
李峰的视线从坟包移开,投向小区内部井然有序的景象。武装巡逻队沿着固定路线行进,眼神警惕。物资搬运小组正协力将新到的密封桶装水滚向地下仓库入口。几个女人在划分出的“社区菜园”里,小心翼翼地将培育出的耐寒蔬菜幼苗移栽到改良土壤中。远处靶场传来沉闷而有节奏的枪声,那是新兵在进行实弹训练。
系统在高效运转。八个坟包,如同八个冰冷的注脚,提醒着所有人代价的存在,却丝毫未能撼动系统运转的齿轮。
世安军的搜索队,并未因一个搜索小队的覆灭而停止向外探索的脚步。相反,物资补给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从未落下。
堡垒深处固然储备惊人,但那是孤岛的根基,是应对彻底封死的终极预案。据点内每日几百张嘴的消耗,武器弹药的补充,特殊药品的稀缺,关键设备的备用零件,乃至维持士气所需的一点“奢侈品”(比如香烟、糖果、书籍)……无一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输血。坐吃山空,无异于慢性自杀。尤其是当据点内人口在整合了周边几个小型幸存者团体后,已悄然突破六百大关时。
因此,每天,至少有三支全副武装的搜索小队,迎着清晨或正午的微光,驾驶着经过改装加固的车辆,如同离巢的工蜂,驶出碧桂园据点层层加固的大门,一头扎进外面那片危机四伏的废墟丛林。他们的目标五花八门:可能是地图上标定的某个郊区小型食品加工厂的库存,可能是废弃五金市场里尚未被搜刮干净的管材阀门,可能是某个乡镇卫生院里可能残存的抗生素药瓶,也可能是某个幸存者据点愿意用以物易物的特殊物品(比如珍贵的烟草种子或无法自制的润滑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辅警黎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