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黄门侍郎董允的搀扶下,沉稳地、一步踏实地步下辇车。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缓缓扫过跪伏的众人,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审视意味。那目光最终精准地落在为首那人身上。
张裔,字君嗣,素称“清警敏达”,是诸葛亮最为倚重的留守重臣,堪称丞相府的定海神针,总揽后方军政庶务。此刻他身着洗得有些发白、浆得笔挺的深青色官袍,身形瘦削挺拔,如一根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坚韧不拔的劲竹。虽跪伏在地,那挺直的腰背却透着一股文士特有的铮铮骨气与久经历练的干练。面容清癯,颧骨微凸,岁月和经年累月案牍劳形在他眼角刻下了细密如网的皱纹,如同风干的橘皮,深深浅浅,无声诉说着经年的操劳与难以排遣的疲惫。他微微抬起头,目光飞快地扫过刘禅的脸庞和全身,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疑与探究——这位陛下,似乎与往日大不相同!那惊疑随即被更深沉、更熟练的恭谨覆盖,但他敏锐的目光仍在捕捉着这位年轻天子身上任何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挺直的脊背,那沉静却锐利的眼神,那紧抿的嘴唇,以及……他手中紧握的那个神秘紫檀木匣。
“长史请起。”刘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低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深沉得化不开的情感,“朕非为公事,只是……”他顿了顿,目光越过张裔的肩头,投向那扇紧闭的、象征着帝国最高行政中枢的府门,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千里关山,看到汉中军营中那个在昏黄灯火下批阅军报、不时掩口压抑咳嗽的清癯身影。“相父为国操劳,远在汉中,夙夜忧勤,废寝忘食,朕……心难安。欲在此处……相父日常理事之处,稍坐片刻,静思片刻。” 那个“朕”字,在丞相府肃穆的门庭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量和质感,它不再是简单的自称,而是沉甸甸的担当与意志的宣告,是一个帝王在精神导师缺席之地,试图独立站立的宣言。
张裔连忙起身,动作利落却不失恭谨,如同训练有素的军人:“陛下孝心,天日可表!丞相若知陛下如此挂念,必深感欣慰!请陛下入府!”他侧身引路,姿态谦恭,低垂的眼帘下,心湖却已因刘禅那简短话语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迥异往昔的气势,掀起了阵阵难以平息的涟漪。陛下今日的神态、语气、眼神,与他记忆中那位温和甚至有些依赖、身材显得胖硕、眼神时常带着茫然与询问的少年天子,判若两人!那份沉静中蕴含的锐利锋芒,那份无形中散发出的、如同山岳初成的威压,竟让他这个在相父身边历练多年、早已见惯风浪、心如止水的长史,也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扑面而来,几乎要屏住呼吸!他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极其隐晦地扫过陛下紧握在手中的那个紫檀木匣——那里面究竟装着什么?竟让陛下如此珍而重之,形影不离?那里面之物,是否就是陛下今日如此异于往常的根源?疑虑如同暗夜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张裔的心头,越收越紧。
刘禅在张裔的引领下,径直穿过前庭。庭中几株虬枝盘曲的古柏,在雨后更显苍翠欲滴,深绿的针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沉甸甸地压弯了细枝,偶尔滴落,在积水的地面溅起细小的涟漪。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特有的清新气息和草木的芬芳,却无法驱散弥漫在丞相府上空那份无形的、沉重的肃穆与凝重。他步履沉稳,每一步都踏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清晰的回响,走向诸葛亮日常处理帝国军政要务的核心所在——正堂。这里,是整个季汉庞大国家机器运转的真正心脏,是无数关乎国运的决策诞生的地方。
堂内陈设一如主人离开时的样子,极致的简朴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苛刻的秩序感。巨大的天下舆图悬挂于正壁,丝帛微黄,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上面山川城池、关隘险要、河流道路皆用细如发丝的墨笔精心勾勒,朱砂点染的魏、吴疆域如两头狰狞的巨兽蛰伏于北、东两面,虎视眈眈;而蜀地的山川则被描绘得格外险峻逼真,层峦叠嶂,关隘重重,仿佛凝聚着整个天下的重量与凶险,也昭示着季汉所处的不利格局。巨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堆叠着尚未处理完的文书卷宗,如同几座沉默的小山丘,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离开后案牍积压的繁重。一只磨损得厉害、边缘多处已露出黯淡铜胎的青铜笔山,几支笔锋秃了又磨、磨了又秃、笔杆被汗水浸染得油亮的竹杆毛笔,一方墨迹犹存、边缘被主人长期手肘摩擦而变得异常光滑圆润、几乎能照出人影的端砚……每一件物品都浸染着主人的气息,那种一丝不苟、呕心沥血、为社稷燃尽心力直至枯槁的浓烈气息,几乎化为有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带着一种令人灵魂震颤的沉重感。空气里,除了熟悉的陈旧墨香和竹简气息,还隐隐浮动着一丝若有若无、却极其顽固的药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冽,混杂在墨香中,像一道无声的、却无比刺眼的伤痕,无声地诉说着主人身体的透支与那场旷日持久的、孤独的抗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