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兵,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同样须发花白的老妻和抱着孩子的儿媳,一家四口抱头痛哭。老兵颤抖着手,抚摸着孙子稚嫩的脸庞,浑浊的老泪滚滚而下:“好……好……回来了……都回来了……”他猛地转身,朝着高台上的魏延,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魏将军!老汉这条命,这条命以后就是蜀汉的了!谢将军活命之恩!谢将军让我一家团聚啊!”说罢,拉着家人扑通跪倒在地,重重磕头。这举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降卒与家人相认后,带着感激与一种近乎重生的虔诚,朝着高台方向跪拜下去。
校场之上,哭声与谢恩声交织成一片。那些原本眼神茫然或警惕的降卒,此刻看着怀中失而复得的亲人,感受着那份真实的温暖,再望向高台上那尊威严身影时,眼神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感激、归属感与愿意效命的复杂情绪。魏延站在高台,冷硬的嘴角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下。他深知,人心比城池更难攻守。这骨肉团聚的一幕,其价值远胜千军万马。
当最后一丝暮光被浓重的夜色吞没,长安城内,丞相行辕的灯火同样彻夜未熄。巨大的关中舆图上,代表魏军主力的黑色箭头死死钉在灞水东岸,而代表潼关的红色标记处,则被密密麻麻标注了代表激烈交战的符号。诸葛亮的目光,却并未只停留在东线。
“丞相,陈仓道已疏通至郿县(今陕西眉县东),褒斜道栈道损毁严重,张翼将军正督工日夜抢修,预计还需半月。”姜维指着舆图西侧汇报,“王平将军回报,祁山大营稳固,已与陇西羌部联络,首批战马五百匹、粮草两千石已运抵陈仓,正由李丰将军组织楼船经渭水转运长安。”
诸葛亮微微颔首,手指点向长安以北的渭水平原:“军屯之事,进展如何?”
负责此事的杨仪立刻上前:“回丞相,三万军屯士卒已分驻咸阳、高陵,划地二十万亩。关中土沃,墒情尚可,粟种已播下七成。然……耕牛奇缺,许多田地仍需士卒以人力拉犁,进度稍缓。另,流民安置于户县、周至者已逾五万户,分发种子、农具,然其惊魂未定,观望者众,需时日安抚。”
“耕牛之事,”诸葛亮沉吟道,“传令张裔,盐铁官营所得之利,优先向陕北羌胡、陇西氐人换取耕牛、驮马,许以高价!流民之心,在于温饱与安定。免租三年之诏,务必晓谕各屯,官吏不得盘剥克扣一粟!凡有欺压流民、中饱私囊者,无论何人,军法从事!”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仪心中一凛,连忙应诺。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