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既出自宫廷秘法,”刘禅沉吟片刻,语气变得郑重,“便赐予你张家专用,亦算朕对你父为国伤残的一点心意。”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蔡康吩咐道:“稍后以朕的名义,赐下真亲笔书写的‘御制珍味’金漆匾额一块,悬挂于此店门楣。另,传朕口谕给蜀郡太守,对此店及张家,多加照拂。若再有宵小觊觎生事,严惩不贷!”
“臣遵旨!”蔡康躬身领命。
“陛下…”张诚和月娥闻言,更是感激涕零,又要拜谢。御赐匾额!这无异于一道护身符,足以震慑绝大多数觊觎的目光!
“好了。”刘禅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目光转向月娥,“说了半天,朕倒是有些饿了。月娥姑娘,可还有力气,为朕再做一碗面?就用你那味素,让朕尝尝这‘御制珍味’的鲜。”
月娥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用力点头:“有!陛下稍候,马上就好!”她飞快地系上围裙,转身奔向灶台,动作轻快得如同林间小鹿,方才的惊惧和委屈仿佛一扫而空。炉火重新燃起,锅勺碰撞,清水注入锅中,发出欢快的声响。
刘禅随意地在一张榆木方桌旁坐下。蔡康和姜武侍立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门外。张诚则激动地拄着拐,在另一旁小心陪着,时不时偷眼看看这位改变了他们一家命运的年轻天子,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一种近乎父亲般的复杂慈爱。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端了上来。清澈的汤底,根根分明的细面,撒着碧绿的葱花,几片薄如蝉翼的冬笋点缀其上。朴素至极,却散发着一种直抵灵魂深处的、无法抗拒的鲜香。
刘禅拿起竹筷,挑起几根面条,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
鲜!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极致的、却有些熟悉的鲜味。仿佛凝聚了山野的清甜、泉水的甘冽、阳光的温暖,在味蕾上轰然炸开,瞬间涤荡了所有俗世的烦扰和方才的戾气。这鲜味,不仅来自那神奇的“味素”,更来自少女那双饱含感激与希望的巧手,来自这陋巷小店重新燃起的生机。
他慢慢地咀嚼着,感受着那纯粹的滋味在口中蔓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神却渐渐变得深邃而悠远。这碗面,这间小店,这对父女,仿佛成了他庞大帝国的一个微小缩影。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用心、调和…缺一不可。而今日之事,这“味素”引出的风波,更让他清晰地看到,这看似承平的江山之下,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依旧有蛀虫在悄然啃噬着根基。
一碗面见底,汤也喝得干干净净。
刘禅放下碗筷,站起身。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桑树的枝叶,斜斜地照射进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味至鲜,心至诚。”他看着忙碌收拾的月娥,又看了看恭敬侍立的张诚,留下八个字,“善自珍重,好生经营。”
说罢,不再停留,转身带着蔡康、姜武,迈步走出这间小小的“张记鲜味馆”。夕阳的金辉洒在他靛青的布袍上,勾勒出一个平静而挺拔的背影。
张诚和月娥追到门口,对着那融入夕照余晖的背影,再次深深拜下。巷子里远远围观的街坊邻居,虽不明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看到赵璜那帮人狼狈逃窜,又见张诚父女对着那离去的“行商”如此大礼,也隐约猜到了什么,脸上都露出了敬畏和庆幸的神色。
桑树的浓荫依旧,却已不复三个多月前的死寂。晚风拂过,带来小店中尚未散尽的鲜香。那香气,混合着烟火的气息,在槐树巷的暮色里,悠悠地飘荡开去,仿佛预示着某种微小却坚韧的生机,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扎根、生长。而那位留下“味素”与希望的年轻帝王的身影,也如同这奇异的鲜香一般,深深烙印在了这陋巷深处,与这间小小的饭馆、与这对父女的命运,再也无法分割。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