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仔细检查,找出原因,报给我。”陈襄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城头。那里,一些士兵正在收殓袍泽的遗体。他看到了那个第一个登上城头、勇猛无比的杨峥。此刻,他静静地躺在一块门板上,身上的白毦兵制式皮甲被血浸透了好几处,最致命的是胸前一个碗口大的血洞,几乎贯穿了身体,显然是被强弩近距离射杀。他年轻的脸上还凝固着战斗时的凶狠和一丝未散的锐气,眼睛却永远地失去了神采。陈襄认识这个在汉水边意气风发的年轻军官,心中一阵刺痛。勇猛,在残酷的攻城战中,往往意味着最先凋零。
不远处,魏延的陌刀营正在集结休整。沉重的陌刀拄在地上,刀锋上凝结着厚厚的暗红色血痂。士兵们默默地擦拭着甲胄上的血污,许多人身上带着伤,包扎的布条渗出血迹,眼神疲惫却依旧锐利如刀。清点伤亡的军吏在队伍中穿梭,低声报着名字和数字。
“陌刀营,阵亡二百二十七人,重伤一百零九人,轻伤不计。”一个军吏走到魏延面前,声音低沉地禀报。
魏延面沉似水,只是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和带伤的将士。巨大的杀伤力背后,是同样沉重的代价。陌刀手在推进时承受了瓮城守军最密集的箭矢和绝望反扑。
陈到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巡视着城墙,检查着白毦兵的损失情况。老将军的步伐依旧沉稳,但眉宇间难掩疲惫和凝重。
“白毦营,阵亡二百六十五人,重伤二百一十二人。”白毦兵的伤亡数字更令人心头沉重。他们是攻城的主力,承受了最残酷的登城血战。“其中…包括军侯以上军官十七人。”禀报的军官声音更低。
陈到的脚步在杨峥的遗体旁停了一下。他俯下身,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拂过杨峥冰冷而年轻的脸庞,为他合上了那双犹带不甘的眼睛。沉默了片刻,他直起身,声音沙哑却依旧坚定:“都是好儿郎。收敛好,登记造册,抚恤加倍。”他又看向那些正在收敛尸体的士兵,补充道:“魏军降卒和民夫的尸体,也一并收敛,择地掩埋。此战已毕,勿再多造杀孽。”
长安,丞相行辕。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龙骑营的赤色小旗已迅猛插到了“偃师”的位置,代表中路主力的旗帜则紧随其后,指向了“洛阳”。代表北路马忠疑兵的旗帜在并州方向虚张声势地移动着,南线杨仪的旗帜则牢牢钉在“上庸”附近。
行辕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比灯火更灼人。信使穿梭不息,带来潼关前线和洛阳方向的最新情报。
“报!陈到将军、魏延将军军报:函谷关已克,残敌肃清,后路稳固!主力正沿官道全速向洛阳挺进!预计明日午时前可抵达洛阳西郊,与龙骑营会师!”
“报!马忠将军军报:疑兵声势已成!魏并州刺史胡遵亲率主力两万余人西进,似欲救援函谷关,已被我疑兵及羌骑袭扰迟滞于蒲坂津附近!”
“报!杨仪大人军报:荆州邓艾所部依旧被牢牢牵制于上庸!其斥候虽有小股北探,但主力未动!”
“报!邓尚书密报:‘飞羽’回报,洛阳城内流言更炽!司马昭强行征粮,民怨沸腾!守城将领之间似有嫌隙!然,司马昭已紧急下令加固城防,征发青壮,并从邺城方向急调援兵,其前锋骑兵已过虎牢关!”
诸葛亮端坐在巨大的沙盘前,羽扇轻轻搁在膝上。跳跃的烛光映照着他清癯而苍白的脸,深邃的眼眸如同古井寒潭,倒映着沙盘上那近在咫尺的“洛阳”模型。他静静地听着每一条军报,手指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微不可闻的笃笃声。
行辕内落针可闻,只有信使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灭国之战的最后一步,就在眼前。洛阳,这座象征着曹魏最后气运、也承载着炎汉复兴全部希望的帝都,如同一头受伤却更加危险的困兽,正等待着最终的搏杀。
诸葛亮的声音终于响起,低沉而清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司马昭困兽犹斗,援兵已在路上。时不我待。”他抬起眼,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沙盘上那座象征着洛阳的微缩城郭上,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绝世神兵。
“传令陈到、魏延:星夜兼程!务必于明日午时前,主力尽数抵达洛阳西郊!休整半日,部署攻城!”
“传令邓芝:流言符契,再加一把火!目标:守城主将!务必使其决战之前,军心离散!”
“传令汉中陈矩:后续火器辎重,不惜一切代价,加快转运!务必于三日内,抵洛阳城下!”
“传令全军…”诸葛亮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决定乾坤的磅礴意志,“洛阳城破之日,论功行赏!三军将士,当奋勇争先,克复旧都,在此一举!”
“遵令!”众将轰然应诺,眼中燃烧起同样炽烈的火焰!
诸葛亮重新拿起膝上的羽扇,对着沙盘上那座“洛阳城”,轻轻地、却无比坚定地挥下。仿佛无形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帝国终战的序曲。潼关的血火刚刚熄灭,更大、更残酷的风暴,已然在洛阳城下酝酿成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