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金牛雪映晖,銮车回辔向京畿。
涪城延揽忠良士,荒冢凭吊烈士魂。
登闻鼓设伸民怨,西市刑明儆贪痕。
待得春来冰化后,汉家重见日光辉。
夕阳西下,金辉遍洒金牛道,积雪映出暖光。刘禅望着关平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希冀。他知前路虽艰,然有若关平之忠义之士,诸葛亮、姜维之贤臣良将,更有无数盼太平之百姓,必能铲除奸邪,守定大汉江山,开创海晏河清之盛世。
车队复行,向长安进发。舆车碾过积雪山道,留下深深车辙,似在诉说这段险中含望的征程。刘禅坐于舆中,紧握青虹剑,心中默念:父皇,相父,孩儿定不令尔等失望,必使大汉江山永立天地之间!
隆冬涪城,寒风凛冽,却因一场特殊召见而暖意涌动。
驿站正堂内,烛火通明,刘禅身着常服,端坐于上首,目光温和扫过堂下十余人 —— 或鬓发斑白之乡绅,或身着青衫之县令,或虎背熊腰之豪杰,皆是其微服私访时所识之仁人志士。
堂下最左,立着乡绅陈老栓。此人原是涪城富户,家有良田百亩、商铺数间,却见周边孤寡无依、饥寒交迫,竟尽卖家产,于城郊筑义庄,收养孤寡三十余口,日供三餐,寒冬更送棉衣。有人劝他 “留财养老”,他却道:“钱财皆身外之物,能令老者安稳度日,胜却一切。”
挨着陈老栓的,是梓潼下辖某县县令王彦。他到任三载,始终清正廉洁,拒与当地豪强同流。当同僚皆在克扣赋税、收受贿赂时,他竟以己之俸禄填补县府亏空,更亲率百姓修缮水利,令收成增三成。豪强多次威胁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甚至险些遭诬陷下狱,幸得刘禅微服时察出端倪,才为其洗冤。
最右之壮汉,名唤周泰(非东吴周泰),原是当年北伐时军中小校尉,因伤退伍归乡。见当地盗匪横行、百姓受欺,地方官却置之不理,他便组乡勇日夜操练,不仅数退盗匪,更护百姓秋收,令周边村落得安。有人笑他 “多管闲事”,他却拍胸道:“吾曾为大汉兵卒,护佑百姓,乃天经地义!”
刘禅望着眼前诸人,心中满是感慨。他起身下阶,从内侍手中取过一叠青色头巾 —— 此乃他特意令人造之 “义士巾”,巾角绣小 “汉” 字,象征对忠义之士的认可。
“陈老栓。” 刘禅先至乡绅面前,亲为其系 “义士巾” 于额间,“君尽卖家产、救济孤寡,这份仁心,胜逾黄金。”
陈老栓老泪纵横,忙躬身行礼:“陛下谬赞!草民不过做分内事,不敢当‘义士’之名。”
“君当得。” 刘禅扶其起身,又走向王彦,为其系巾,“王县令守本心、远奸邪,更为民办实事,此县令之职,君担得称职!朕已颁旨,迁君为蜀郡太守,望君续守初心,造福更多百姓。”
王彦又惊又喜,跪地谢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刘禅至周泰面前,笑递 “义士巾”:“周壮士组乡勇护民,颇有当年霍嫖姚之风。朕任命君为巴西郡都尉,统领当地驻军,续守一方安宁,如何?”
周泰大喜过望,双手接巾系于额间,单膝跪地:“末将谢陛下恩典!定守护好巴西郡,不令百姓受半分欺凌!”
待众人皆佩 “义士巾”,刘禅返归上首,目光扫过诸人,郑重道:“诸位,朕今日召尔等,非只为封赏,更要告知 —— 大汉江山,不只姓刘,更属每一个守护它之人。尔等身份不同、境遇各异,却皆怀仁民之心、忠汉之念。正因有尔等,江山方能屹立不倒。朕盼日后,有更多人像尔等一般,为天下、为百姓,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堂下众人纷纷躬身:“臣等(草民等)遵旨!愿为大汉效力,为百姓谋福!”
次日清晨,回銮车队自涪城出发。天飘雪花,鹅毛雪片落于车帘,转瞬积薄层。行至半途,刘禅忽掀帘对史阿道:“传令车队绕道,往城西无名烈士墓群。”
史阿虽疑 —— 此处乃当年北伐时安葬阵亡士卒之所,因战乱频仍,多士卒姓名无考,仅立无字石碑,平日少人问津 —— 却未多问,即刻传令改道。
半时辰后,车队抵墓群。雪势愈大,荒草萋萋的坟茔转瞬覆雪,更显肃穆。刘禅下舆,踩雪步向墓群中央。内侍欲为其撑伞,却被他挥手拒之:“不必,让朕陪这些烈士待片刻。”
他从怀中取出张翼所赠之血泪账册 —— 此册记尽无数老兵与遗属之苦难,亦见证他此行所见所闻。刘禅将账册置于一块无字石碑前,取火折子点燃。火焰渐噬账册,黑灰在风雪中飘散。
刘禅轻声道:“兄弟们,朕回来了。此前朕失察,令尔等家小受苦挨饿,朕对不住尔等。然尔等放心,克扣抚恤之贪官,朕已擒获;尔等子嗣,朕会令其饱暖,更教其读书识字;尔等所守江山,朕必拼尽全力,不教蛀虫侵蚀。自今往后,再无烈士遗属挨饿受冻,再无忠臣良将寒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