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元孟夏逼龙城,铁甲连营百里横。
围缺诱敌投狐壑,炮弩惊雷破敌行。
陷阵刀林拦溃骑,飞饼充腹振军声。
单于遁入烟尘里,汉帜高扬照漠平。
公元240年,肇元四年,孟夏之末。
阴山南北,东路奇袭捷报频传,西路扫荡势如破竹,而真正决定北伐成败的中路主力,在卫将军姜维的亲自统帅下,如同缓缓推进的钢铁巨碾,已稳稳压至南匈奴王庭龙城之外百里之地。
未央宫中的舆图上,代表中路军的巨大赤色箭头,已深深嵌入漠南腹地,其锋锐直指那象征南匈奴心脏的龙城图标。刘禅指尖敲击着龙城周边预设的几个包围点,对诸葛亮道:“伯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已成功将狐鹿姑主力压迫至龙城周边狭小区域。‘围三缺一’之势已成,如今只待单于按捺不住,自寻死路。”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沉静:“狐鹿姑性情骄暴,连遭失利,困守孤城,其内部必生龃龉。我军围而不攻,断其外援,耗其粮草,其突围求战之心,日盛一日。伯约所选之预设战场‘野狐壑’,地势低洼,两侧有缓坡,既利我军弩阵发挥,又可限制南匈奴骑兵迂回穿插,正是绝佳之决战地。唯一可虑者,便是大军久围之下,补给线与士卒体力能否维持。”
“相父所虑极是。”刘禅颔首,“故朕特旨,将关中最新组建之‘飞饼营’调拨中路大军!令其将胡饼作坊直接设于前线之后,确保每一名士卒,每日皆能得热食高能之饼,佐以肉松菜汤,务必维持我军体力战力,优于困守饥疲之敌!”
***
漠南草原,龙城外围,汉军中军大营,旌旗蔽日,号令严明。
五万汉军主力(含大量弩手、陷阵营、以及从各边郡调集的精锐步卒)并未急于攻城,而是依托地势,构筑起连绵数十里的坚固营垒、壕沟、拒马,将龙城三面围得水泄不通,唯留西北方向的“野狐壑”一带,看似防守疏松。
姜维顶盔贯甲,每日巡视营寨,检查工事,神色冷峻。军中随行的,除了久经沙场的将领,还有数名身份特殊的年轻人——他们是此次北伐中,被派至中路大军历练的国学弟子与将门之后。其中包括性格沉稳、擅长沙盘推演的学子杜衡,以及身手矫健、好习武事的将门子黄崇(乃老将黄权之孙)。
姜维并未因他们年轻而轻视,常令其跟随左右,观摩学习,甚至偶尔询问其见解。
“杜衡,你看我军围困之势,可能久持?”一日巡营时,姜维忽然发问。
杜衡略一思索,恭声答道:“回将军,学生观敌军近日炊烟渐稀,巡城兵马亦显疲沓,其粮草恐已不济。而我军‘飞饼营’已至,日供热饼,士卒饱暖,士气高昂。久持之下,敌必先溃。然学生愚见,困兽犹斗,其突围必猛,尤需防范。”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故我留出西北缺口,非真缺,实乃口袋。野狐壑便是为其选定的坟场。”
黄崇则更关注军械武备,他对于营中大量部署的“元戎三矢弩”、“霹雳神炮”(经过改进,射程与精度略有提升)以及堆积如山的“震天雷”极感兴趣,常向负责军械的校尉请教,甚至亲手操作练习。
大军围城,并非一味枯守。姜维不断派出小股部队,昼夜不休地进行佯攻、骚扰,疲敝敌军。弩兵部队更是轮番上前,用强弩远射城头守军,虽杀伤未必巨大,却极大地打击了南匈奴人的士气,令其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随军的“飞饼营”堪称奇观。他们在后方安全处设立数十座简易烤炉,征调来的民夫和辅兵们日夜不休,和面、擀饼、烘烤。新烤好的胡饼热气腾腾,混合着麦香与芝麻香,由辅兵们用保温的棉套包裹,迅速送往各前沿营寨。往往士兵刚轮换下来,就能吃到一口热乎的,佐以浓稠的肉糜菜汤,体力得以迅速恢复。
杜衡负责协助记录各营粮秣消耗与补充情况,他对“飞饼营”的效率惊叹不已,特意详细记录了其组织架构、物流调配方式,认为此乃“保障战力之根本”。黄崇则更直接——他饭量颇大,对热乎乎的胡饼赞不绝口,戏言:“有此一饼,可多斩三颗胡虏头!”
***
龙城内,气氛已压抑至极点。
昔日喧嚣的王庭,如今死气沉沉。粮草日益匮乏,战马因缺料掉膘严重,士兵面有菜色。狐鹿姑单于焦躁不安,屡次召集部下商议突围。
“大单于!汉人围困日紧,粮草将尽!不如集中全力,从西北方向突围!那里守军看似薄弱!”左大将沮渠折罗(自鹰嘴峡败归后,颇受单于斥责,急于戴罪立功)急声道。
亦有老成持重的将领劝阻:“大单于,西北地势低洼,两侧有坡,恐是汉人诡计,设埋伏于彼处!”
“埋伏?”狐鹿姑赤红着眼睛,猛地将金杯掷于地上,“就算是埋伏,又能如何?困守此地,亦是坐以待毙!我南匈奴勇士,岂能饿死在这土城里?汉人以为我等马弱无力?突围之时,正好让他们再见识见识草原雄鹰的厉害!传令下去,宰杀老弱牲口,让勇士们饱餐一顿!明日拂晓,集中所有兵力,从西北方向,突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强汉之墨色如血》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