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元季夏靖龙城,胡骑崩摧万骨横。
野狐壑凝凝血色,汉帜风扬扫棘荆。
相父谋深图永固,汉皇志远遣骁兵。
漠北盟成开泰宇,长烟自此靖边庭。
公元 240 年,肇元四年,季夏之月。
龙城一战,南匈奴主力于野狐壑遭汉军重创,五万铁骑折损大半,狐鹿姑单于仅率万余残骑仓皇北遁。漠南千里草原,经此一役再无大队胡骑敢撄汉军兵锋。野狐壑内外尸骸枕藉,血浸黄沙,汉军连日清剿战场、收拢降众、缴获无数,捷报传至长安,朝野欢动。然未央宫中,刘禅与诸葛亮并未沉醉于一役之胜,目光早已越过漠南旷野,投向更遥远的漠北与长治久安的将来。
“陛下,丞相,” 自西路星夜赶回中军述职的关彝,风尘未洗便直入御帐,双手呈上最新军报,“狐鹿姑遁入漠北后,部众离心,沿途多有离散。据归降胡兵供述,其欲北窜至郅居水一带,依附女婿坚昆部,以图喘息复起。”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平静却目光深邃,“然漠北广袤无垠,若任其远遁休养生息,十数年後必再成边患。且呼衍、兰氏等其余部落虽暂降,心实未附,皆在观望风向。”
刘禅颔首,指尖划过舆图上漠北那片广袤的未知区域,语气果决:“故,不可纵虎归山,亦不可竭泽而渔。追,必要追得他胆寒,追得他族内生变,迫其不得不降。然降之後,非尽屠其种,乃要因其俗而治之,分其势,化其民,使之渐同于汉,此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及随侍的年轻官员,沉声发令,“伯约,予你精骑两万,配双马、足箭矢、备热食,持续北进追击狐鹿姑残部。不必强求决战,但要如影随形、不断施压,使其无暇喘息,迫其内乱!”
“臣,领旨!” 姜维肃然应命,甲胄碰撞之声铿锵有力。
“伯瞻,” 刘禅转向关彝,“你仍率西路军精锐及羌胡义从,扫荡龙城以西至燕然山一带,招降诸部,清剿冥顽不化者。对右贤王旧部尤要留意,可稍示优抚,探其心意。”
“诺!” 关彝躬身领命。
“张翼,” 刘禅望向独臂将军,“东路军之事尚未完结。你需清理河南地残敌,筹备屯田事宜,为后续迁徙百姓、建立永固据点做好准备。那些俘虏不可闲置,正好令其修渠筑城,以劳抵罪。”
“末将明白!” 张翼独臂捶甲,声如金石。
部署既定,刘禅目光落在帐中一众摩拳擦掌、眼含期待的年轻面孔上 —— 杜衡、黄崇、赵昂、周胤、王训等人皆在其列。
“尔等此番随行,非止观战,皆需担纲实任。” 刘禅声音放缓却更显凝重,“杜衡、黄崇仍随伯约中军,参赞军务,记录漠北地理民情;赵昂、周胤随伯瞻西路,协理招降事宜、清点各部人口牲畜;王训随张将军往河南地,学习屯田安民、营造之术。望尔等眼勤看、手勤记、心勤思,将漠北风云、胡部情状、安边之策细细揣摩,将来奏对,朕要听的是尔等亲身体悟,而非书本空谈!”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厚望!” 一众年轻人激动难抑,齐声应诺,肩头的责任让他们眼神愈发坚定。
***
漠北追穷寇,绝非易事。
姜维所率两万精骑,携 “飞饼营” 特制的便携热饼、肉松、炒面及乳酪,一人双马,如同两道铁流,循着狐鹿姑部溃逃的踪迹,毅然闯入茫茫漠北草原。此地迥异于漠南,气候更为恶劣,白昼酷热难耐,夜间奇寒刺骨,水草分布莫测,沿途部落对汉军亦多有敌意。
杜衡被任命为中军行军司马副手,专职记录每日行程、水文地理、气候变化及沿途部落反应。他备尝艰苦,饮水常带涩味且需定量分配,却始终咬牙坚持,每晚必在油灯下将当日见闻细致记录:何处有可饮泉水,何处为流沙险地,某部落有帐几许、丁口若干、见汉军至是迎是避…… 这些琐碎信息汇集成册,渐成珍贵的第一手漠北地理志。
黄崇则主动请缨兼任斥候队副统领,常率轻骑前出百里哨探。一次,他率小队与三百余南匈奴溃兵遭遇,对方困兽犹斗、冲杀凶猛。黄崇临危不乱,先令小队以骑弩远射挫其锋芒,再用 “震天雷” 惊散其马队,最后率众拔刀近战。他身先士卒,刀法尽得家传精髓,阵斩溃兵头领,终将该股残敌击溃俘获。归来时甲胄染血,却意气风发,姜维闻报亦微微颔首:“虎父无犬子。”
姜维用兵深得 “因势利导” 之妙,并不急于与狐鹿姑主力接战,而是不断派出小股精锐袭扰其侧后、截杀斥候、抢夺零星畜群,同时广布 “降者免死,纳降有赏” 的消息。
压力之下,南匈奴内部果然生变。狐鹿姑性情愈发暴虐多疑,接连处死数名劝降的部落首领,引得部下人人自危。其婿坚昆部亦恐引火烧身,态度渐趋冷淡,不愿全力接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