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七分,主控室的灯刚亮起来。
娜娜已经站在实验台前,三份样本整齐排列在检测槽里。合金块表面还沾着泥,矿石碎片边缘不规则,碳晶涂层被刮下来一小片,裹在密封袋中。她伸手打开分析仪,屏幕蓝光一闪,数据流开始滚动。
陈浩推门进来时嘴里正嚼着压缩饼干,腮帮子一鼓一鼓。“结果呢?”
“测试进行中。”娜娜头也没抬,“耐压、导电、抗腐蚀三项同步检测,预计八分钟。”
卡尔从后面跟进来,手里拎着工具箱。他把箱子放在桌角,看了眼屏幕上的进度条,没说话,只是把手套戴上。
七分钟后,警报响了。
不是尖锐的那种,是低频的“嘀——”一声,短促但刺耳。屏幕上三组曲线全往下掉,最后停在红色区域。标注栏跳出几行字:**镍铁合金纯度不足,高温下结构失稳;矿石氧化物含量偏低,无法形成稳定导体;碳晶涂层老化严重,附着力丧失百分之九十。**
“全废了?”陈浩咽下最后一口饼干,声音有点干。
“不能用。”娜娜调出对比图,“飞船核心部件要求材料在两千度环境下保持导电稳定,这些样本最高只能撑到一千二百度,超过就分解。”
陈浩盯着屏幕看了五秒,忽然笑了。“行啊,白跑一趟。”
卡尔拿起合金块,手指蹭了蹭表面。那层黑乎乎的东西一擦就掉,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金属。“外面看着挺好,里面烂透了。”
“也不是完全没收获。”娜娜切换界面,“至少确认了当前地质条件下,天然形成的材料达不到星际航行标准。这是一个排除过程。”
“排除个屁。”陈浩靠在桌边,“我们没时间再试错十次了。”
空气一下子静下来。
卡尔把合金放回去,轻轻推入样本仓。他的动作很慢,像是怕弄坏了什么其实早就坏掉的东西。检测仪还在运行,风扇嗡嗡转着,吹出一股热风。
过了十几秒,陈浩突然拍了下桌子。“哎,失败也是进展,对吧?”
两人看他。
“昨天冒着雨爬山,差点被石头砸下去,背包都撕了。”他咧嘴一笑,“结果拿回来一堆破铜烂铁。听起来挺惨,可至少我们知道——这些东西不行。下次就不用往这坑里跳了。”
娜娜眨了下眼。“你的意思是,转向其他可能性?”
“不然呢?”陈浩摊手,“难道坐在这儿等船自己修好?”
卡尔终于开口:“北岭断裂带还有两个未采样区。”
“那是地图上标的位置。”陈浩摇头,“可咱们现在知道,地图准不准是一回事,东西能不能用又是另一回事。得换个思路。”
娜娜沉默两秒,胸口的面板开始快速刷新数据。“根据现有信息重构理想材料模型……需要满足高硅基复合结构、稀有金属氧化物掺杂、具备晶体自修复倾向。”
“说人话。”陈浩挠头。
“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经长期地质挤压和电磁场影响形成的特殊矿物。”娜娜解释,“它不一定是纯金属,但能在极端环境下维持性能稳定。类似地壳深层缓慢结晶的产物。”
“听着像做梦。”卡尔皱眉。
“知识库里有七例相似记录。”娜娜调出档案,“其中三次成功用于临时修复跃迁引擎。”
陈浩眼睛亮了。“那还不赶紧找?”
“问题在于分布条件苛刻。”娜娜放大星球剖面图,“这种矿物通常出现在高压断层交汇区,伴有持续微震和地下电流活动。而这类区域——”
“全是危险地带。”卡尔接上。
“没错。”娜娜点头,“最近的一处位于东南火山群边缘,距离基地四十三公里,地形复杂,且近期地震频率上升。”
陈浩吹了声口哨。“那就更得去了。”
“你不怕死?”卡尔看着他。
“怕啊。”陈浩笑,“可我要是天天想着怕,早躺平了。反正现在也没别的路。”
卡尔没再说话,转身走向储物柜。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个新的采样包,开始往里装工具。钳子、探针、隔热袋,一样样放进去。
娜娜继续调整模型参数。“如果加入大气电离层扰动因素,可能会缩小搜索范围。”
“那你快算。”陈浩凑过去,“我可不想走冤枉路。”
屏幕上的坐标点跳了几下,最终锁定在一个狭长地带。“建议优先勘察G-12区,此处符合多重地质特征,且近期有微量放射性信号释放,可能是矿物活跃的表现。”
“G-12?”陈浩摸下巴,“那不是靠近废弃观测站的地方吗?”
“正是。”娜娜确认。
“那地方十年前就塌了一半。”卡尔回头,“墙体裂开,地下管道裸露,进去容易出不来。”
“越烂的地方越有机会。”陈浩耸肩,“说不定哪个角落藏着宝贝。”
三人一时都没动。
检测仪发出提示音,所有样本被自动弹出。红灯持续闪烁,表示测试结束且无合格项。娜娜伸手关掉电源,机器停止运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