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坤和两个帮手见傅棠态度强硬,担心事情闹大,于是在2月22日早上离开了。临走前,马坤对马洁芝说:"姐,你们的问题自己解决吧,我先走了!"
三、致命一击:从绑架到谋杀的转变
3.1 血腥的结局
马坤等人离开后,房间里只剩下马洁芝和被绑着的傅棠。马洁芝看着这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走到厨房,煮了一碗粥,想要喂傅棠吃。毕竟,他们曾经是夫妻,她不想看到他挨饿。
然而,傅棠并不领情。他趁马洁芝不注意,竟然自己挣脱了绳索,抄起身边的电饭煲就朝马洁芝砸去。马洁芝躲闪不及,额头被砸中,鲜血直流。
"你这个贱人,竟敢找人来绑架我!"傅棠怒吼着,继续对马洁芝拳打脚踢。
马洁芝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世界开始模糊。在极度的恐惧和愤怒中,她摸到了厨房角落里的一把铁锤。当傅棠再次举起拳头时,马洁芝本能地举起铁锤,向傅棠的头部砸去。
一下,两下,三下......马洁芝不知道自己砸了多少下,直到傅棠倒在地上不再动弹。她瘫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的鲜血,意识到自己刚刚杀了人。
3.2 精心处理:掩盖罪证的尝试
马洁芝知道自己必须处理掉尸体。她首先想到的是用电锯将尸体肢解,于是出门买了一把电锯。然而,当她开始操作时,却发现血液四溅,场面惨不忍睹,根本无法清理。
"这样下去肯定会被发现的。"马洁芝心想。于是她改变了策略,决定先将尸体放入锅中蒸煮,让血液蒸发干,再进行切割。
马洁芝花了几个小时将傅棠的尸体切割成小块,然后将这些尸块分别装入塑料袋,丢弃在西湾河垃圾站。为了彻底销毁证据,她还将家中所有可能沾染血迹的家具和地毯都丢弃了,只留下了傅棠的身份证影印本。
处理完尸体后,马洁芝带着女儿搬到了湾仔汕头街,试图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迟早会被发现。
四、迷雾重重:警方的调查与取证
4.1 艰难的勘查
1988年3月31日,傅美玲在律师陪同下向警方报案。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前往康怡花园D座312室进行勘查。眼前的景象让经验丰富的警探们都感到震惊:整个房间几乎空无一物,家具全部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警方在房间里仔细搜索,终于在天花板、墙角、墙壁、窗帘、柜子以及厨房的门板上发现了零星的血迹。这些血迹非常细小,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这看起来像是被人刻意清理过的犯罪现场。"负责此案的警探对同事说。
然而,当时的香港还没有DNA鉴定技术,法医只能通过血型来判断这些血迹是否属于失踪的傅棠。由于血迹过于细小,连血型都难以准确鉴定。
4.2 关键证人的证词
警方很快找到了马洁芝的弟弟马坤和参与绑架的石志明、梁杰忠。在审讯中,石志明作为特赦证人,向警方提供了关键证词。
石志明告诉警方,马洁芝确实策划了绑架傅棠的行动,目的是勒索20万港元的补偿金。然而,在绑架过程中,他们将金额提高到了30万港元,这让傅棠非常愤怒,坚决拒绝支付。
"马洁芝看起来很害怕傅棠,"石志明说,"她一直试图让傅棠冷静下来,同意支付补偿金,但傅棠根本不听,还威胁说要让她后悔。"
石志明还描述了他们离开时的情景:"马洁芝当时看起来很绝望,但我们没想到她会做出杀人的举动。"
4.3 精神鉴定:真相与谎言的交织
警方很快逮捕了马洁芝。在审讯中,马洁芝对自己杀害傅棠的行为供认不讳,但她的陈述却充满了矛盾和疑点。
马洁芝告诉警方,她在杀了傅棠后,用电锯将尸体肢解,然后将尸块放入锅中煮熟,最后丢弃在西湾河垃圾站。然而,当警方询问她具体使用什么容器来煮尸体时,她却无法给出合理的回答。
"一个普通的家用锅根本不可能容纳一个成年人的尸体,"一位警探指出,"更不用说将其煮熟了。"
此外,警方在西湾河垃圾站进行了大规模搜索,却没有找到任何与傅棠有关的尸块或遗物。
更让警方困惑的是,马洁芝的精神状态明显不稳定。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经常说一些语无伦次的话,比如"傅棠和他的情妇要杀我"、"他们已经派杀手来对付我了"等等。
为了确定马洁芝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警方安排了精神科专家对她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马洁芝确实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存在被害妄想症状。
五、史无前例:无尸定罪的法律挑战
5.1 法律困境:没有尸体的谋杀案
在香港的司法历史上,从未有过在没有找到受害者尸体的情况下,仅凭间接证据就对嫌疑人定罪的案例。这让检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