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从玉米地里钻出来时,正好看见这一幕。他尖叫着扑过去,抱住王正军的腿,“别打我妈!别打我妈!”
王正军一脚把他踹开,张扣扣摔在玉米根上,额头磕出个血包。他爬起来还想冲过去,被赶来的村民拉住了。
汪秀萍被抬回家的时候,脸肿得像发面馒头,后背的衣服浸着血。她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地哼哼,说不出完整的话。张扣扣守在床边,用毛巾蘸着凉水给她擦脸,看见母亲后颈有一块淤青,像只难看的蝴蝶。
三天后,汪秀萍死了。法医来验尸的时候,张扣扣站在堂屋门口,听见医生跟父亲张福如说,死因是“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背的挫伤是诱因。
公安局的人来了好几次。王正军被带走的时候,穿着件蓝色的运动服,低着头,谁也不看。张扣扣追出去,想咬他一口,被张福如死死抱住。“扣扣,别冲动,有政府做主。”父亲的声音发颤,手却很用力,把他的胳膊勒出了红印。
后来开了庭。张福如带着张扣扣去了法院,坐在旁听席的最后一排。他听见法官说,王正军犯故意伤害罪,但因为“未成年”,判了七年。赔偿款算下来是九千六百块,王家人迟迟没给。
张扣扣盯着被告席上的王正军,他比打母亲的时候高了些,头发剪得很短。庭审结束后,王正军被法警带走,经过旁听席时,似乎朝张扣扣这边看了一眼,嘴角好像还撇了一下。
那天回家的路上,张福如买了个烧饼给儿子。张扣扣咬了一口,没尝到味,眼泪掉在烧饼上,洇出一个深色的圆点。他把烧饼扔在路边,被一只野狗叼走了。
蛰伏
王正军出狱是在2001年。他回来那天,王坪村的人都去看热闹。张扣扣躲在自家院子里,透过门缝往外瞧。王正军穿着件黑色的夹克,比以前壮实了,跟在王自新身后,低着头走进院门。
从那天起,张扣扣变得沉默了。他不再跟村里的孩子玩,放学就回家,帮父亲喂猪、劈柴。有时候劈着柴,斧头会突然停在半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自新家的方向,半天不动。
高中没读完,张扣扣就辍学了。他去南方打工,在广东的一家电子厂拧螺丝,后来又去了浙江,在建筑工地上搬砖。每次打电话回家,张福如问他过得怎么样,他都说“还行”,然后就沉默。
2003年,张扣扣去当了兵。在新疆的部队里待了两年,学了格斗,练了射击。退伍回来的时候,他黑了,瘦了,眼神却亮得吓人。有人问他在部队学到了啥,他说“能打”,然后就转身走了。
他还是在外打工,换了好几个地方。没谈恋爱,没攒下钱,每次回村都住在老屋里。王家人似乎没把他当回事,王校军开了个沙场,生意做得不错,买了辆黑色的小轿车,每次开回村都摁着喇叭,生怕别人听不见。王正军娶了媳妇,生了个儿子,在镇上开了家杂货铺,见了张扣扣也会点头打招呼,好像忘了当年的事。
张扣扣每次回村,都会去母亲的坟前看看。坟在村后的山坡上,孤零零的,旁边长着几丛野草。他会坐在坟前,抽完一包烟,然后默默离开。有一次,他碰见刘粉莲也来上坟,就在不远处的王家祖坟。刘粉莲看见他,往地上啐了一口,骂了句“小杂种”。张扣扣没动,只是盯着她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消失在玉米地里。
2017年冬天,张扣扣回村过年。他在镇上的超市买了把刀,藏在床底下。那把刀是不锈钢的,刃长十五厘米,刀柄是黑色的塑料,握在手里很沉。他每天晚上都拿出来磨,用一块青色的磨刀石,磨得刀刃能照见人影。
除夕前几天,他去王自新家附近转了转。看见王校军在院子里贴春联,红纸黑字,写着“阖家欢乐”。看见王正军带着儿子放鞭炮,孩子的笑声脆生生的。看见王自新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的烟锅冒着青烟。
他数了数王家的房子:堂屋三间,西厢房两间,东厢房是厨房。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是汪秀萍活着的时候栽的,现在长得比房檐还高。
除夕夜,张扣扣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他摸了摸枕头底下的刀,冰凉的触感让他很清醒。他想起母亲死的那天,也是这样热的天,玉米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像谁在哭。
逃亡
杀完三个人,张扣扣走出王家院门。巷子里还没人,只有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音。他把刀扔在路边的茅厕里,溅起一片污秽。然后快步回到家,换了件干净的衣服,把沾血的夹克塞进蛇皮袋里。
“爸,我出去打工了。”张扣扣对坐在炕沿上的张福如说。老人正对着汪秀萍的遗像发呆,没回头,“路上小心点。”
张扣扣没再说话,扛起蛇皮袋走出院门。他没走大路,沿着村后的小路往山上走。月光很暗,只能看见脚下的石子路,两旁的松树影影绰绰,像站着许多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