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此案终于得到了最高法院的结论。法官最后宣布充分证据证明野狗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攻击性,是野狗杀死了艾沙利亚。2012年6月12日,北领地的首席验尸官伊丽莎白·莫里斯(Elizabeth Morris)在达尔文地方法院说,野狗是32年前致婴儿艾沙利亚失踪并死亡的元凶。
裁判官莫里斯说:"1980年8月17日发生的事情是,张伯伦女士把艾沙利亚放入帐篷,一只野狗或者数只野狗进入帐篷,把她拖到其他地方。"她说,作出这一判断的证据"充足、清晰、令人信服且准确"。"确切无误的是,证据显示,在特殊情况下,野狗具有攻击、转移和造成年幼儿童死亡的能力。"
莫里斯在法庭上就艾沙利亚丧生表示哀悼:"对你们特别的、挚爱的女儿艾沙利亚的死,请接受我深深的同情。我为你们遭受的损失而遗憾。时间不能消除孩子死亡带来的疼痛和悲伤。"
莫里斯宣布艾沙利亚死因后,林迪眼含泪水,面露微笑,"这个故事结束了,我们感到轻松和高兴"。她说:"澳大利亚不能再说野狗不危险,说它只会在受到挑衅时发动袭击。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国家,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国度。我们呼吁所有澳大利亚人警惕,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迈克尔说,他申请启动第四轮调查时一度遭拒绝。"这是一场可怕的战斗,一些时候让人苦涩,但现在,终于可以让我们的女儿安息。这场找寻司法真理的征战花费太长时间,"他说,"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只要真理在你一边,即便在你觉得失去一切时,你依旧可以收获公正。"
五、科学证据的重新审视:案件中的争议焦点
5.1 血迹检测的争议
在林迪·张伯伦的案件中,血迹检测是一个关键的争议点。检方声称在张伯伦家的汽车中发现了大量的婴儿血迹,特别是在司机座位的脚刹上方发现了疑似动脉喷溅的血迹。这些血迹被认为是证明林迪杀害女儿的重要证据。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些血迹检测结果受到了质疑。澳大利亚农业部的实验室技术员朱莉·弗赖伊(Julie Fry)指出,邻位联甲苯胺测试(血迹检测的一种方法)只能揭示过氧化物酶反应,除了血液之外,奶或蔬菜等很多物质都会发生这种反应。如果不作进一步测试,根本就不能得出样品里存在人血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纽卡斯尔大学生物科学系主任巴里·贝彻教授(Barry Boettcher)的研究表明,库尔的试验之所以会产生普遍的过氧化物酶反应的结果,很可能是因为张伯伦家的汽车上覆盖着一层含有铜金属的细微颗粒。贝彻教授使用邻位联甲苯胺试剂对该地区进行了一些随机的测试。他测试了一把房门的钥匙、一辆汽车的门把、一辆面包车、一粒来自伊萨山矿井停车场的石子、一块刚刚擦洗过停放在伊萨山的汽车的油鞣革以及取自路边的尘土样本。每个样本都立即产生了与血液反应相同的阳性反应。
这些测试结果足以使人们对林迪·张伯伦的有罪判决产生严重的怀疑,因为针对林迪的最致命的证据就是车中的那些据说是血液的痕迹。最终,在1988年的调查中,法庭确认这些血迹检测结果不可靠,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
5.2 衣物损伤分析的争议
另一个关键的争议点是艾沙利亚衣物上的损伤痕迹。检方的专家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声称,这些损伤不是野狗造成的,而是由锋利的工具如剪刀或刀子造成的。他指出,连衣裤上的痕迹是流畅的V字形,而野狗的咬痕应该是不规则的。
然而,辩护方的专家莱斯·史密斯(Les Smith)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挑战了这一结论。他用自己的宠物狗——一只名叫苏茜的科里牧羊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狗的牙齿是否能在织物上留下类似艾沙利亚衣物上的痕迹。史密斯不断向苏茜投喂包裹在毛巾布内的肉块,并且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实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有时苏茜的牙齿会撕裂这块布,有时它会很干净利落地咬穿织物,从而在其上面留下那些让公诉方的科学家认定林迪有罪的清晰的切割口。
1984年9月,史密斯被允许接触艾沙利亚的连衫裤。连衫裤上的破损处与他用狗所作试验中那块织物上的破损是如此相似,史密斯不明白为何公诉方的专家会声称连衫裤的破损是剪刀造成的。
此外,史密斯还检查了从艾沙利亚衣服上找到的动物毛发。维多利亚自然保护部的汉斯·布伦纳(Hans Brunner)使用显微镜对取自那件连衫裤的两个样本进行检查,发现了6根犬类的毛、2根人类毛发和1根无法确认的纤维。布伦纳说,毫无疑问,那些犬类的毛来自澳洲野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