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殿堂里的挑战虽然严苛,但至少规则相对明确——理解理论、批判思考、做出成果。然而,当林雪和徐航的足迹迈出教室和实验室,尝试触碰更广阔的社会和职业领域时,他们发现自己仿佛闯入了一个布满无形壁垒的迷宫。这里的规则更加隐晦,门槛更加难以捉摸,考验的不仅仅是智力,更是对一种深层文化密码的破译能力,以及面对那层坚硬“玻璃天花板”时的心理承受力。
秋季学期过半,校园招聘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与北大时期类似,各大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校园,举办宣讲会和招聘活动。但氛围却截然不同。在北大,学生们带着一种参与国家建设、抓住时代机遇的集体兴奋;而在这里,竞争更显个人化,目标更直接地指向一份优渥的工作和通往更高社会阶层的门票。
林雪和徐航决定参加一场由几家知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招聘酒会(Networking Event)。这是接触潜在雇主、积累人脉的重要场合。出发前,他们精心准备了简历,反复演练了“电梯演讲”(Elevator Pitch)——如何在30秒内清晰地介绍自己的背景、技能和职业目标。林雪甚至还特意查阅了参会公司的近期新闻和财报,准备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希望能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酒会在一家酒店华丽的宴会厅举行。柔和的灯光,悠扬的爵士乐,空气中弥漫着香槟、红酒和精致点心的气味。男士们西装革履,女士们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人人脸上挂着标准而矜持的微笑,手持酒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进行着看似轻松愉快的交谈。
然而,一踏入这个场合,林雪就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她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专业问题”几乎派不上用场。这里的对话核心并非深入的技术讨论或宏观经济分析,而是一种被称为“Small Talk”(闲聊)的社交艺术。话题天马行空,从刚刚结束的橄榄球赛,到某部热门美剧的剧情,从对举办地酒店装潢的评价,到即将到来的假期计划……语速轻快,充满各种美式幽默和文化梗,笑声此起彼伏。
林雪尝试加入一个正在讨论今年“超级碗”广告的小圈子。她勉强能听懂他们在谈论哪个广告最有趣,但当有人抛出一个关于某位喜剧明星表演风格的内部笑话时,所有人都笑了,只有她愣在原地,完全无法理解笑点在哪里。她试图将话题引向市场营销策略,但对方只是礼貌地笑了笑,敷衍两句,很快又回到了轻松的氛围中。她像一个走错了片场的演员,台词功底再好,也无法融入即兴的喜剧表演。
她看到一些美国同学,或许成绩并非顶尖,却能自如地穿梭于人群之中,与招聘代表谈笑风生,仿佛多年老友。他们懂得如何用一句恰到好处的恭维打开话题,如何用自嘲化解尴尬,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及自己的优势,却又显得毫不刻意。这种看似无用的“闲聊”,实际上蕴含着重要的社交密码——它建立亲和力,展示沟通能力,甚至隐含地传递着“我是你们中的一员”的身份认同信号。而林雪,以及许多像她一样的中国留学生,恰恰缺乏对这种密码的解码能力。她们习惯于用扎实的成绩和硬核的技能来证明自己,却在这里的软性战场上显得笨拙而孤立。
徐航的遭遇则更加直接和冰冷。他瞄准了几家顶尖的半导体公司和涉及核心算法的科技企业。他的技术背景无可挑剔,在初步的技术面试中表现出色,甚至得到了面试官的当面称赞。然而,在后续几轮涉及项目背景和团队合作的面试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一位面试官在了解到他本科来自中国的顶尖高校后,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徐先生,你的研究涉及到的某些底层架构和算法,在你们国家……是否有受到某些出口管制条例的影响?或者,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否一定会回到中国?” 问题看似专业和合规,但徐航捕捉到了对方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审视和疑虑。
更明显的一次,是在与一家国防合约商关联的研究实验室面试后,负责招聘的工程师私下(且可能不太合规地)对他坦言:“徐,你的能力非常出色,我们很欣赏。但是,坦白说,由于你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及你的国籍背景,安全审查(Security Clearance)这一关……可能会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通过。这不是针对你个人,希望你能理解。”
“安全审查”、“出口管制”、“国籍背景”……这些词语像一堵冰冷的墙,将他与某些核心的技术领域和高端职位清晰地隔开。他意识到,无论他多么优秀,在某些赛道上,从他持有中国护照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法与他的美国同学,甚至来自盟国的国际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种基于国家和技术安全考量而设立的、难以逾越的硬性壁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江奔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