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延安,热浪蒸腾着黄土,连延河水都变得温吞。然而比天气更令人窒息的,是突然而至的通讯中断。
“还是联系不上吗?”林闻溪第十次询问通讯科的小刘,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刘摇摇头,面色凝重:“所有渠道都被切断了。无线电静默,交通线中断,就连地下通道也传来消息说被严密监控。”
三天前,林闻溪团队发现了日军生物战计划的一个可怕新动向——他们准备在黄河沿岸大规模投放新型制剂,目标是污染水源,造成流域性灾难。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战局的可怕计划。一旦黄河被污染,沿岸数百万军民将面临灭顶之灾。
“必须立即上报!”这是林闻溪的第一反应。但如今,这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变得异常艰难。
傅连暲已经被紧急召往边区开会,周副主席也在前线视察。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内部通讯系统可能已经被渗透。
“有人泄露了我们的发现。”伊万诺夫阴沉地说,“日军提前切断了我们的通讯渠道。”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的紧迫性——根据情报,日军的行动就在七十二小时内。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顾静昭激动地说,“即使用最原始的方法,也要把消息送出去!”
于是,一系列冒险的尝试开始了。
第一支小队骑马突围,带着加密信件试图穿越封锁线。六小时后,伤重的马独自返回,鞍座上带着斑驳的血迹。
第二组尝试通过地下渠道传递消息。但接头点已经被破坏,两名联络员下落不明。
甚至尝试用信鸽传送简讯。但训练有素的信鸽再也没有飞回来。
每一次失败,都让室内的气氛更加沉重。日军显然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决心阻止这个消息传出。
“让我去吧。”年轻的侦察员小陈站出来,“我熟悉山路,可以绕开常规路线。”
林闻溪看着这个才十八岁的战士,摇了摇头:“太危险了。我们已经损失了足够多的同志。”
“但时间不等人啊!”小陈急切地说,“每耽搁一小时,黄河沿岸就多一分危险!”
正当争论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高功率无线电设备在转移途中遭袭,严重损坏!
“这是最后的通讯渠道...”通讯科长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所有人。似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这张无形的网。
深夜,林闻溪独自站在医疗站后的山岗上,望着远方隐约的黄河轮廓。夏夜的风带着燥热,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阴霾。
顾静昭悄悄走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衣:“还在想通讯的事?”
林闻溪没有回头,声音沙哑:“我在想,如果因为我们无法及时报信,导致数百万人受害...这个责任,谁能承担?”
“这不是你的错。”顾静昭握住他的手,“我们已经尽力了。”
“尽力不够!”林闻溪突然激动起来,“当灾难来临时,没有人会听‘我们已经尽力’这样的借口!”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我必须亲自去一趟。”
“什么?”顾静昭震惊地看着他,“这太危险了!你是最重要的科学家,不能冒险!”
“正因为我是负责人,才必须承担这个责任。”林闻溪语气坚定,“我知道一条极少人知道的小路,也许还能通行。”
这个决定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林所长,您不能去!”老王第一个站出来,“让我们年轻人去冒险!”
伊万诺夫也坚决反对:“你的价值远高于一封情报。留下来,我们还能想办法。”
但林闻溪的心意已决:“如果黄河真的被污染,我们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保护不了人民,所有的科学成就都是空中楼阁。”
他看着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缓缓道:“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不是因为谁能成功,而是因为必须尝试。”
准备工作在绝密中进行。林闻溪将重要研究资料备份交给顾静昭:“如果我没能回来,这些就交给你了。继续研究,找到对抗生物战的方法。”
顾静昭泪眼婆娑,却强忍着没有哭出声:“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林闻溪换上便装,将加密的微型胶片藏在特制的腰带夹层中,只带了一把手枪和有限的干粮。
“从这里往北,有一条采药人走的小道,可以绕过主要哨卡。”老王指着地图,“但这条路很险,有些地方要攀岩过崖。”
林闻溪点点头:“我知道那条路。小时候跟爷爷采药时走过。”
告别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着。这是一种无言的沉重,每个人都明白这次行动的危险性。
林闻溪逐一握过同志们的手,最后深深看了顾静昭一眼,转身融入黎明前的黑暗中。
山路比记忆中更加崎岖难行。多年的实验室工作,让林闻溪的体力大不如前。但他凭借记忆和意志,一步步向前迈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