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后的伏羲睁开双眼,望着星空中那道与《道德经》道韵相连的人族气运,眼中满是明悟:“道尊赠典,非只为老子一人,更是为洪荒未来定下调子。《道德经》是‘教’,八卦是‘引’,吾当以推演之能,为这本圣典铺路,为人族的崛起指引方向——这便是吾承接天机气运的意义。”
他抬手将河图洛书残片收起,观星盘上的八卦符文化作一道金光,融入陈地的土地中——这些符文日后将与《道德经》的道韵交融,成为人族的“护族阵法”,在巫妖大战中守护人族的根基。而他自己,则开始根据推演的结果,着手完善八卦,为日后解读《道德经》、辅佐女娲造人,做好了准备。
四、道尊密语:隐世观劫意,洪荒未来途
当三清、女娲、伏羲先后突破至准圣巅峰时,起源殿中,龙宇正立于观星台前,望着洪荒天地间交织的气运。他的周身环绕着淡淡的起源力,掌心托着一枚混沌色的珠子——那是记录洪荒亿万年兴衰的“起源珠”,而《道德经》初稿,正是他从起源珠中提取的“道之精华”。
“三族气运归先天,先天神只承天命,此乃洪荒轮回之必然。”龙宇轻声说道,指尖划过起源珠,珠中浮现出三清、女娲、伏羲突破的画面,“老子之‘无为’,可护洪荒秩序;元始之‘清浊’,可明洪荒是非;通天之‘杀伐’,可定洪荒乱象;女娲之‘生机’,可育洪荒新族;伏羲之‘推演’,可引洪荒方向。五人皆为洪荒未来之柱,而《道德经》,便是连接这五根支柱的‘道之纽带’。”
他此前送出《道德经》初稿,并非偶然——老子刚突破准圣巅峰,道途初定,此时赠予典籍,既能助他巩固道基,又能为他日后立人教、传教化埋下伏笔;而典籍的道韵传遍昆仑墟,又能点醒元始、通天的道途迷障,让三清的道基更加稳固;同时,典籍的“生机”“天机”之意,也能恰好契合女娲、伏羲的修行,助他们突破瓶颈。这一切,都是龙宇基于对洪荒未来的推演,做出的“顺势而为”的安排——他作为隐世道尊,从不主动干预洪荒进程,却总能在关键节点,以最温和的方式,为洪荒指引方向。
而对老子的密语,更是龙宇对洪荒未来的警示与期许:“巫妖劫不可免,人族兴不可挡”,是提醒老子做好应对劫数的准备,同时重视人族的潜力;“道在万物,德在人心”,是告诫老子不要偏离“道”的本质,不要因权势而忘记“教化众生”的初心;“莫因劫数而动摇道途”,是鼓励老子在未来的混乱中,坚守“无为护道”的理念,成为洪荒的“定海神针”。
这些密语,老子并未外传,却将其核心融入《道德经》的后续修订中——“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对“德在人心”的诠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对“劫数无常”的解读;“小国寡民”,是对人族部落初期发展的期许。日后,这些句子将随着《道德经》的流传,深入洪荒万族的心中,成为应对劫数、安身立命的“道之准则”。
五、气运共鸣:典籍开新篇,道途引洪荒
当三清、女娲、伏羲突破的道韵与《道德经》的道韵在洪荒天地间交织时,一场奇妙的“气运共鸣”骤然爆发——昆仑墟的道韵气运、洛水之滨的生机气运、陈地星台的天机气运,在空中汇聚成一道金色的巨网,覆盖了整个洪荒。这道巨网不仅修复了劫后受损的灵脉,还为洪荒生灵带来了新的“悟道契机”——无数先天生灵在这股气运的影响下,修为纷纷突破,甚至连一些后天诞生的凶兽,也生出了微弱的灵智。
紫霄宫中,鸿钧正立于窗前,感应到这股气运共鸣与《道德经》的道韵,眼中露出一丝欣慰:“道尊此举,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以一典引五圣,以五圣定洪荒,此乃‘顺势而为’的极致。”他抬手一挥,三道鸿蒙紫气自紫霄宫飞出,分别朝着昆仑墟、洛水之滨、陈地星台飞去——这是他对三清、女娲、伏羲突破的认可,也是对龙宇“道之安排”的回应。
鸿蒙宗内,玄空正立于藏经阁前,望着空中的金色巨网,手中的《洪荒气运流转图》上,三清、女娲、伏羲的气运标记已变得无比璀璨,而《道德经》的道韵,则如一条金色的丝线,将五人的气运连接在一起。“源尊曾言,龙汉初劫后,先天神只将主导洪荒,今日终见分晓。”玄空轻声说道,将《洪荒气运流转图》收入藏经阁,“《道德经》的诞生,不仅是老子的机缘,更是洪荒的机缘——它将成为后世典藏的核心,成为连接道门、人族、甚至万族的纽带。”
在八景宫,老子开始根据自身的道途与龙宇的密语,修订《道德经》初稿——他在“道可道,非常道”后,添加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阐释“道生万物”的理念;在“上善若水”后,补充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强调“无为不争”的处世之道。这些修订,让《道德经》的道韵更加完善,也为日后的教化埋下了更多伏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