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殿外,源木子和玄空正站在鸿蒙宗的山门处,看着远处的昆仑山脉。
“玄空长老,你说尊上为何如此看重人族?”源木子忍不住问道,他心中的疑惑始终没有完全解开。
玄空看着远处的云海,缓缓说道:“尊上的目光,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未来’。人族或许现在弱小,但尊上既然说他们‘将掌未来气运’,那便一定有其道理。我们要做的,便是按照尊上的吩咐,暗中观察、记录,在必要时,为他们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就像尊上刚才布下的护持阵法一样。”
源木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你是说,尊上不想直接干涉人族的成长,而是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强大?”
“正是。”玄空微微一笑,“洪荒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但尊上的‘源生大道’,讲究的是‘生生不息’。人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磨砺,才能真正拥有‘执掌气运’的资格。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他们快要被苦难打倒时,轻轻扶他们一把而已。”
源木子恍然大悟,他抬头看向起源殿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敬畏:“尊上的道途,果然不是我们能轻易理解的。”
玄空也看向起源殿,轻声说道:“我们只需遵行尊上的吩咐,记录好洪荒的每一个变化,守护好鸿蒙宗的‘隐世之责’,便足够了。至于人族的未来……我们只需耐心等待,终有一天,会看到尊上的预言成真。”
此刻的黄土塬上,女娲和伏羲已经带着人族孩童走进了山洞。山洞里很温暖,女娲用神力点燃了一堆篝火,火光映照在孩童们的脸上,显得格外温馨。伏羲则坐在篝火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八卦的符号,开始为孩童们讲解“天地之道”。
而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昆仑虚深处的起源殿中,那位至高存在的目光,已经为他们的未来,写下了一句足以改变洪荒历史的定论——
“此族将掌未来气运。”
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了洪荒的本源之中。它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随着人族的成长而逐渐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成为洪荒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道光芒。
第二章 人族初长:细微处见气运之基
起源殿的观测仍在继续。龙宇虽已回到源心台修炼,却在鸿蒙盘中留下了一道“本源印记”,可随时感知黄土塬上人族的动态。此刻的他,虽闭着眼,心神却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人族所在的区域,捕捉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因为他知道,人族“执掌未来气运”的根基,并非建立在强大的力量上,而是建立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中。
黄土塬的山洞里,第一夜总是充满挑战。篝火虽能带来温暖,却无法驱散孩童们对黑暗的恐惧。深夜时分,山洞外传来凶兽的嚎叫,一些年幼的孩童吓得蜷缩在角落,低声啜泣。这时,一个稍微年长的孩童(女娲造人时最先诞生的那一个,后世称之为“燧人氏始祖”)站了起来。他虽然也害怕,身体却在微微颤抖,却还是走到哭泣的孩童身边,用稚嫩的手臂抱住他们,口中发出“咿呀”的安慰声。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龙宇的心神捕捉得一清二楚。他的嘴角再次泛起一丝淡笑——这便是人族的“共情力”,一种不需要教导、与生俱来的特质。其他种族的幼崽,在面对危险时,要么独自躲藏,要么相互争斗,唯有人族,会在自身都恐惧的情况下,主动去安慰同伴。
“共情,是‘群体凝聚’的基础。”龙宇在心中暗道,“有了共情,便有了‘团结’;有了团结,便有了‘传承’;有了传承,便有了‘文明’。这人族的根基,比我想象中还要稳固。”
接下来的几日,人族孩童的成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在女娲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用手抓取地上的野果,学会了分辨哪些草木有毒、哪些可以食用;在伏羲的教导下,他们学会了发出简单的音节,用来称呼彼此(比如用“阿母”称呼女娲,用“阿父”称呼伏羲),学会了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简单的符号,用来记录每天找到的食物数量。
最让龙宇关注的,是一个名为“农”的孩童(后世称之为“神农氏始祖”)。他不像其他孩童那样满足于采摘现成的野果,而是对地上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小心翼翼地将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每天用手捧来山泉水浇灌,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虽然最初埋下的种子大多没有发芽,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有时会改变埋种子的深度,有时会调整浇水的频率,有时会将种子移到阳光更充足的地方。
“这便是‘探索欲’与‘坚持’。”龙宇的心神微微一动,“其他种族只会利用现成的资源,唯有这人族,会主动去‘创造’资源。这种‘探索精神’,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
果然,几天后,农埋下的一颗“粟米种子”终于发了芽。当看到土里冒出的嫩绿芽尖时,农兴奋地欢呼起来,连忙跑去向女娲和伏羲展示。女娲和伏羲看到发芽的种子,眼中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们意识到,这个孩童的行为,或许能为人类找到一条“稳定生存”的道路,而不是永远依赖采摘野果、狩猎凶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