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族繁衍:绳结记史启文明
洪荒历三年夏,东夷部落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时,阿禾已经背着弓箭,站在了部落外的猎场门口。他今年七岁,是东夷部落里最年幼的猎手,也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上个月刚跟着部落的成年猎手学会设陷阱,这个月就已经能独自捕捉兔子了。
“阿禾,等等我!”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禾转身,看到部落里的小女孩阿苗正提着一个竹篮,快步朝他跑来。阿苗比阿禾小一岁,梳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系着红色的布条——那是她母亲用采来的“红花草”染的,是东夷部落里最漂亮的颜色。
“你怎么来了?”阿禾有些惊讶。阿苗平时很少来猎场,她更喜欢跟着母亲在部落里种植粟米。
“我娘让我来给你送粟米饼!”阿苗举起手里的竹篮,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我娘说你今天要去东边的山谷打猎,那里离部落远,让你带着饼当午饭。”
阿禾接过竹篮,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两个热乎乎的粟米饼,还冒着淡淡的香气。他拿出一个,递给阿苗:“给你一个,你也吃。”
阿苗摇摇头:“我不吃,我娘在家里给我留了。你快去吧,早点回来,听说东边的山谷里有鹿,你要是能捕到鹿,部落里的长老肯定会夸你的!”
阿禾点点头,把粟米饼放进怀里,拿起弓箭,朝着东边的山谷跑去。他的脚步很轻快,像一只灵活的小鹿,很快就消失在了树林里。阿苗站在原地,望着阿禾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提着竹篮,蹦蹦跳跳地回部落去了。
东夷部落的中心,是一座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议事屋。此时,几名白发苍苍的长老正围坐在屋中央的火堆旁,愁眉苦脸地讨论着什么。地上铺着一张很大的兽皮,兽皮上画着一些简单的符号——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鹿,有的像粟米,这是长老们用来记录物资的“图画记事”。
“唉,这可怎么办啊!”为首的长老叹了口气,用一根木棍指着兽皮上的符号,“昨日西边的小部落来了五个人,咱们本该分给他们两只兔子、一只鹿,可后来记混了,只给了一只兔子、一只鹿。今早他们派人来问,咱们都没法解释清楚,这要是让他们误会了,以后可就没法互通有无了!”
“可不是嘛!”另一名长老也叹了口气,“如今咱们人族部落越来越多,有三十多个了,每次交换的物资也越来越杂,光靠脑子记,根本记不全。上次中原部落来换粟米,咱们记着是换了三袋,可中原部落说咱们只给了两袋,最后还是伏羲人祖出面调解,才没闹僵。”
“要是能有个法子,把这些事清清楚楚地记下来就好了。”第三名长老揉了揉太阳穴,脸上满是疲惫。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记性越来越差,很多事情转头就忘了,要不是靠着兽皮上的符号,他连上个月的物资分配都记不清。
几名长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却始终想不出好办法。就在这时,议事屋的门被推开了,伏羲走了进来。
伏羲今日穿的是一件粗布麻衣,腰间系着一根用兽皮拧成的带子,头发用一根骨簪束在脑后。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疲惫——昨夜他又在议事屋里忙到深夜,整理着各小部落传来的消息,直到天快亮了才眯了一会儿。
“人祖!”几名长老看到伏羲,立刻站起身行礼。
伏羲摆摆手,在火堆旁坐下:“我刚才在部落外,听到你们在讨论物资分配的事?”
为首的长老点点头,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回人祖,是。昨日西边的小部落来交换物资,咱们记混了分配的数量,让他们误会了。都是我们没用,记性越来越差,耽误了部落的事。”
伏羲没有责怪他们,只是拿起兽皮,仔细看着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是用炭灰画的,有的画得很潦草,有的已经被火烤得模糊了,除了画符号的长老,其他人很难看懂。比如那个代表“鹿”的符号,画得像一只兔子;那个代表“三袋粟米”的符号,看起来和“两袋”没什么区别。
“这不是你们的错。”伏羲缓缓开口,“是咱们的记录方式太简陋了,才会出这样的差错。”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名长老,“咱们得想个新法子,能把事情清清楚楚地记下来,不管过多久,不管是谁看,都能明白。”
“新法子?”几名长老眼前一亮,纷纷看向伏羲,“人祖有主意了?”
伏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议事屋的门口,望着远处的洛水。清晨的阳光洒在洛水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像撒了一层金子。他想起昨日在洛水岸边,看到几只小鸟用草绳编织鸟巢——那些草绳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结,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疏,有的密。当时他就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想来,若是用绳子打结,不同的结代表不同的事物,是不是就能记录事情了?
“我想到了!”伏羲忽然眼前一亮,转身对长老们说,“咱们可以用绳子打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