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秋阳带着暖意,斜斜地洒在刚收割完早麦的田垄上。新翻的黑土泛着湿润的光泽,混杂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随风飘进鼻腔。几名农户弯腰在田埂间穿梭,指尖麻利地捡拾着遗漏的麦穗,嘴里哼着北境特有的小调,调子虽简单,却透着几分丰收后的安稳。陆辰牵着一匹棕红色的战马走在田埂上,马背上驮着两捆刚从锻造坊送来的新弩箭 —— 箭杆是精选的硬木,箭镞经硝石淬火,泛着冷冽的青光,比之前的旧弩箭射程远了足足三成。自从上次改良兵器、击退蛮族哨骑后,军营的防御稳固了不少,蛮族已有月余没敢靠近关隘,连城外的农户都敢放心地在田间劳作,北境总算有了段难得的安稳日子。
可这份安稳没持续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陆辰勒住马缰回头,只见中军帐的亲卫李忠骑着快马奔来,马鞍上挂着个牛皮袋,袋口露出一截火漆封口的信纸。“王爷!京城暗线急报,说是十万火急!” 李忠翻身下马,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衣领。
陆辰接过牛皮袋,指尖捏着火漆封口,能感觉到里面的信纸被叠得整齐。他用腰间的小刀挑开火漆,抽出信纸展开,目光刚扫过前几行,指尖就不自觉地攥紧了纸边,连指节都泛了白。信上的字迹潦草,墨渍还有些晕染,显然是写得匆忙,可每一个字都像尖刺般扎进眼底:“南方数省遭百年不遇大旱,自入夏起无一滴雨。鄱阳湖水位见底,湖底干裂成龟甲纹,万亩稻田绝收;江淮一带流民已达数十万,扶老携幼涌入州府乞食,多地出现抢粮乱局,州官已派兵弹压,却杯水车薪。”
陆辰的呼吸微微一滞,他虽没去过南方,却也知道那里是大乾的粮仓,若是南方粮荒,整个大乾的粮食供应都会出问题。可更让他心头发沉的是信纸的后半段:“太子萧承煜于三日前在朝堂跪请赈灾,声泪俱下地奏请‘愿以太子之身赴险,解百姓倒悬之苦’,还主动提出捐出太子府三成私产充作赈灾款。皇帝龙颜大悦,当场准其三日后启程,拨国库三成存粮、五千两白银随行,还下旨令沿途州府配合。”
“萧承煜……” 陆辰将信纸揉在掌心,纸张的纤维硌得手心发疼。他太清楚这位太子的手段了 —— 当年他刚到北境,萧承煜就以 “监军” 为名派来心腹,暗中截留粮草、挑拨将士关系;后来蛮族来犯,又扣下朝廷拨付的军饷,想借蛮族之手除掉他。如今主动去南方赈灾,哪里是真心为了百姓?分明是看中了 “救灾英雄” 的名头!只要能稳住南方灾情,哪怕只是暂时的,他在民间的声望、在皇帝心中的分量,都会远超从前。到时候,萧承煜再借着 “赈灾有功” 的由头,向皇帝提调北境的粮草 “支援南方”,北境刚缓过来的粮食危机,又会被拖入绝境。
“王爷,要不要派人快马去京城递折子,把萧承煜的心思揭破?” 李忠见他脸色难看,忍不住低声问道。他跟着陆辰在北境待了两年,知道这位王爷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更见不得有人借百姓的苦难谋私利。
陆辰缓缓松开手,将揉皱的信纸展开,指尖轻轻抚平褶皱,摇了摇头:“现在递折子没用。皇帝正属意萧承煜,觉得他有太子担当,再说我们没有实证,贸然弹劾,只会落个‘构陷太子、阻挠赈灾’的罪名,反而让萧承煜占了理。”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农田,农户们已经捡完了麦穗,正扛着锄头往村里走,田埂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忽然,他想起前几日张老栓蹲在田边叹气的模样 —— 当时张老栓手里捏着一把干瘪的麦种,说 “这地还是瘦,要是能多些肥,麦穗能再饱满些”。
北境的土地不算贫瘠,只是常年缺乏肥料,若是能造出一种肥力远超草木灰的 “肥”,让粮食产量翻倍,不仅能彻底解决北境的粮荒,还能让朝廷看清:比起萧承煜的 “被动赈灾”,从根源上提高粮食产量,才是真正的长久之策。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野草般在心底疯长,再也压不住。他记得现代的化肥原理,最基础的有机肥用粪便、秸秆、杂草就能制作,通过分层堆肥、控制温度发酵,肥力比普通草木灰强数倍;而硝态氮肥从硝石里就能提取,之前锻造坊制作火药时,还剩下不少硝石储备,只要掌握好提炼方法,就能做出速效氮肥,撒在地里,庄稼三五天就能变绿。这两种肥料配合着用,至少能让粮食增产三成,要是管理得当,增产五成也不是不可能。
当天下午,陆辰让人把陈武、赵虎、周顺和张老栓都请到了中军帐。帐内的桌案上摊着一张北境地图,城西的荒地被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还放着几张空白的宣纸和一方砚台。陈武刚从演武场过来,铠甲上还沾着些许尘土;赵虎手里攥着个马鞭,显然是刚巡查完城门;周顺提着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锤子、凿子等工具,脸上还沾着点铁屑;张老栓则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拿着半根干枯的麦秆,坐下时还不自觉地把麦秆放在桌角,像是怕弄脏了帐内的陈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国踏碎天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国踏碎天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