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大家来,是有件要紧事商量。” 陆辰指着地图上的红圈,声音沉稳,“萧承煜要去南方借赈灾赚名声,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打算做一种‘新肥’,能让庄稼长得快、收得多,只要北境的粮食能丰收,就能让所有人知道,解决粮食问题,不止‘赈灾’这一条路。”
“新肥?” 张老栓眼睛一亮,连忙凑到桌前,手里的麦秆差点掉在地上,“王爷是说…… 比草木灰还管用的肥?” 他种了四十多年地,最知道肥料的金贵。去年北境粮荒,他亲眼见着邻村的农户因为地里没收成,把仅有的种子都煮了吃,后来更是逃荒去了南方,至今杳无音讯。要是真有能让庄稼增产的新肥,北境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比草木灰管用十倍不止。” 陆辰拿起笔,在宣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堆肥池示意图 —— 长方形的池子,底部铺着干草,中间分层画着秸秆、粪便和草木灰,“这种叫有机肥,用粪便、秸秆、杂草堆在池子里发酵就行。发酵的时候,池子里的温度会升高,能把里面的病菌杀死,还能让养分更集中,撒到地里,能让土壤变肥,庄稼的根也能扎得更深。”
他又换了一张纸,画了个提炼装置:一个大铁锅,下面架着柴火,锅里装着液体,旁边连着一根细管,管子下面放着个小陶罐。“这种叫硝态氮肥,从硝石里提出来的。把硝石敲碎了泡在水里,煮到水快干的时候,就能结出白花花的晶体,这晶体就是氮肥。撒在地里,庄稼吸收得快,三五天就能看到叶片变绿,长势也会明显加快。”
张老栓凑在宣纸上,眯着眼睛仔细看,手指轻轻点着堆肥池的示意图:“王爷,这堆肥的时候,每层要铺多厚?发酵要多少天?” 他种了一辈子地,知道种地的讲究多,哪怕是堆肥,也得有章法,不然不仅没肥力,还可能烧了庄稼的根。
“秸秆铺一尺厚,粪便铺半尺,草木灰撒薄点,能盖住粪便就行。” 陆辰耐心解释,“发酵的时候,要每隔五天翻一次堆,让里面的原料受热均匀,大概二十天就能发酵好。到时候肥会变成黑褐色,闻着没有臭味,反而有股泥土的香味。”
周顺皱了皱眉,手里的锤子下意识敲了敲桌腿,发出 “笃笃” 的声响:“王爷,硝石是做火药的要紧东西,现在锻造坊的硝石储备也就够撑三个月,要是分出去一部分做氮肥,万一蛮族突然来攻,火药供应不上怎么办?” 他负责锻造坊的事务,最清楚原料的紧张,上次蛮族攻城,火药就差点断了供,还是后来缴获了蛮族的一些硫磺,才勉强撑了过去。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 陆辰放下笔,看向周顺,“先紧着火药用,剩下的硝石再用来提炼氮肥。我们先在城西的荒地搞个小范围试验,种个二十亩小麦和粟米,看看肥料的效果。等效果出来了,再想办法找新的硝石矿,北境的山里肯定有硝石,只是之前没人专门勘探过。”
陈武一直没说话,只是盯着地图上的红圈,此时忽然开口:“王爷,搞堆肥场和试验田,需要不少人手,军营里的士兵还要训练、守城,怕是抽不出太多人。而且要是有人趁机搞破坏,比如偷偷烧了堆肥池,或者毁了试验田,怎么办?” 他考虑的总是防御和安全,毕竟北境不太平,明面上有蛮族,暗地里还有萧承煜的人,不得不防。
“人手的事,我跟周边的村落商量,让农户们帮忙收集原料、翻堆,给他们付粮食当工钱。” 陆辰说,“至于安全,陈武你负责派士兵看守堆肥场和试验田,白天巡逻,晚上站岗,绝不能出岔子。赵虎你带人去收集原料,再找几个懂木工的士兵,搭建堆肥池的围栏和棚子。”
“属下遵令!” 陈武和赵虎齐声抱拳,语气坚定。他们跟着陆辰在北境出生入死,知道这位王爷从不打没把握的仗,上次改良兵器、搞蒸馏饮水,哪次不是解决了大问题?这次的 “新肥” 计划,肯定也能成。
几人散去时,夕阳已经沉到了山后,金色的余晖洒在中军帐的布帘上,将影子拉得很长。陆辰站在帐前,望着南方的方向 —— 萧承煜的赈灾队伍此刻怕是已经出了京城,正往南方赶去,而他的化肥计划才刚起步。这场较量,比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谁能真正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他抬手摸了摸马背上的弩箭,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只是他没想到,萧承煜在启程前,已经给北境留了 “后手”—— 几个穿着普通农户衣服的人,正混在逃难的人群里,朝着雁门关的方向赶来。
喜欢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国踏碎天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国踏碎天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