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狗娃这孩子。"刘志刚望着狗娃的背影笑了,"刚来时瘦瘦小小的,谁也没想到,这孩子骨子里有股狠劲,现在比谁都能干。"
刘双喜看着狗娃踮着脚给战士们倒水的样子,忽然想起栓柱。栓柱今年应该四岁了,明年端午节就是他的生日,总爱跟在两个哥哥身后跑,摔倒了也不哭,爬起来拍拍土继续追。有次他从山上采了野枣,小家伙攥着枣子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枣核还捏在手里。
"刘队长,地基差不多了,是不是该上梁了?"一个战士高声喊道。
刘志刚应了一声,转身招呼众人准备。贺峻霖从背包里掏出张红纸,裁成几条递给旁边的战士:"贴在梁上,图个吉利。"
刘双喜看着那鲜红的纸条,忽然想起自己盖婚房时的情景。那时他用省下的钱买了张红纸,王小英剪了对鸳鸯贴在窗上,红烛映着她的脸,比纸还红。
"双喜叔,你来帮个忙。"刘志刚的声音把他从回忆里拉出来。两根碗口粗的木头被抬到地基上,需要有人扶着校准位置。刘双喜走过去,用肩膀顶住木梁,感受着木头的沉实。这木头是从山后的林子里砍来的,带着松脂的清香,比他当年盖婚房时用的杨木结实多了。
"往左挪挪。"他指挥着抬木头的战士,"再往左点...好,就这儿。"
木梁稳稳地落在地基上,战士们欢呼起来。贺峻霖把红纸条贴在梁上,风一吹,红得晃眼。虎娃不知从哪儿摘了些野山桃枝,插在梁头,嫩红的花苞看着喜人。
"这叫开门红。"刘双喜看着那些红纸条,嘴角难得有了笑意,"当年盖婚房时,小英也在梁上贴了红纸,说这样日子才能红火。"
"那咱这冯家堡,以后肯定能红火起来。"刘志刚往梁上撒了把小米,"这叫五谷丰登。等开春了,咱就把荒地全开出来,种上庄稼,到时候不愁没饭吃。"
太阳渐渐往西斜,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窑洞的雏形已经出来了,三孔并排的土窑,门口堆着刚运来的石头,准备砌灶台用。战士们还在忙着和泥,准备糊窑洞的内壁,歌声和笑声顺着风飘得老远。
刘双喜坐在土坡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烟袋锅一直没再点燃。他想起平安和保田,两个孩子要是在,肯定能帮着战士们做好多事情。王小英呢,大概会和炊事班一起做饭,把省下的粮食分给孩子们。
"叔,吃饭了。"狗娃端着碗窝窝走过来,碗里还卧着个鸡蛋,"炊事班今天杀了只鸡,刘队长说给你补补身子。"
刘双喜接过碗,看着那个黄澄澄的鸡蛋,忽然想起栓柱第一次吃鸡蛋的样子。小家伙把鸡蛋攥在手里,舍不得咬,最后在王小英的哄劝下,才小口小口地吃完,连蛋壳都舔了又舔。
"狗娃,你说...我还能见到他们吗?"他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期盼。
狗娃蹲在他身边,大口啃着窝窝:"肯定能。刘队长说了,等咱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就把周围的坏人都打跑,到时候天下太平了,婶儿和弟弟们肯定能找到这儿来。"
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山头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窑洞的烟囱里升起了炊烟,混着饭菜的香气,在冯家堡的上空慢慢散开。刘双喜咬了口窝窝,又看了看那三孔崭新的窑洞,心里忽然觉得踏实了些。
也许,就像狗娃说的,活着就有盼头。他得好好活着,把这冯家堡守好,等开春种上庄稼,等战士们把坏人打跑,等王小英带着栓柱找来。到那时,他要亲手给他们盖一间朝南的瓦房,窗上贴着红鸳鸯,梁上挂着红纸条,就像当年承诺的那样。
烟袋锅被他重新揣回怀里,掌心的温度慢慢渗进去。远处的号子声还在继续,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雪后的暖阳里,织成了一首关于希望的歌。冯家堡的夜快要来了,但刘双喜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会更热闹,更有生气,因为这里,已经是他的家了。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