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率先垂范。 他亲自带着毛纺合作社的样品,拜访了本地几家规模稍大的商号。
“刘掌柜,请看我这毛布,质地如何?若由贵号经销,销往张家口甚至京城,可能打开销路?”
“李东家,府衙近日需采购一批军服衬里和绑腿,这是规格要求,贵号可有兴趣参与竞价?”
初始阶段,应者寥寥。大多数商人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官府过往的信用实在太差。
转机发生在一支从河北来的小型商队。他们原本只是路过大同,运些瓷器去草原部落交换马匹,因听说免税政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部分瓷器运入了“市易区”尝试发卖。
结果出乎意料。大同城内富户、军官家眷对精美瓷器的需求被压抑已久,购买力相当不错。府衙胥吏态度良好,税收果然减免。这支商队很快售罄货物,获利颇丰。他们又用所得银钱,采购了一批大同的毛布和皮货,满意而去。
这个成功案例如同最好的广告。消息迅速在商人间传开。
渐渐地,开始有更多的外地商队试探性地进入大同“市易区”。有贩运粮食的,有贩运布匹的,有贩运铁器农具的……市面肉眼可见地热闹了起来。
本地商人看到机会,也纷纷申请入驻市易区,或者尝试与外地商人合作。
吴铭又趁热打铁,组织了一次小型的“物资交流会”,让本地的毛纺合作社、皮货商、药材商与外地来的粮商、布商、百货商直接见面洽谈。
虽然规模不大,但效果显着。大同的毛布第一次成批量地向外销售,换回了急需的粮食和盐铁。军需采购的竞争性谈判,也成功地将一批冬衣衬里的采购价格压低了将近两成。
周知府看着户房报上来的、虽然基数仍小但增长明显的商税收入,以及仓库里用毛布换来的粮食,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王通判更是对吴铭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便夸“吴知事乃经济奇才”。
吴铭走在逐渐热闹起来的“市易区”里,听着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心中稍感欣慰。
「招商引资1.0版本,初步跑通。」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营商环境改善非一日之功,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
但市场的活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他下一个目标,已经瞄准了那些尾大不掉、盘剥民脂民膏的卫所军官和他们的白手套们。
整顿市场秩序,势在必行。而这,必将触及更大的利益集团。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