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凤体渐愈,宫中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缓和。吴铭因“护驾”有功,虽未得到明面上的擢升,但“简在帝心”的程度无疑又加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他务实、新颖且有效的“护理理念”,给朱元璋和马皇后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日,吴铭被召至东宫。并非正式觐见,更像是家庭式的闲谈。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在,太子朱标陪坐一旁。
朱标的气色看起来比之前似乎好了一些,但眉宇间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虚弱,身形也略显单薄。他温和地向吴铭点头致意,笑容谦和,却掩不住那份源自体质的孱弱。
闲谈间,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到了养生健体之上。马皇后对吴铭那套“通风拍背多喝水”的护理法记忆犹新,感慨道:“此次病中,方知日常调养之重要。标儿这身子骨,自幼便不甚强健,这些年协助陛下处理政务,劳心劳力,更是让人忧心。吴知事,你素来主意多,于这强身健体之道,可还有何见解?”
朱元璋也看向吴铭,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朱标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继承人,文治武功皆悉心培养,唯独这身体状况,一直是块心病。
吴铭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调理太子身体,这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长期项目”,如果做得好,其意义甚至不亚于推广牛痘。
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力求既符合时代认知,又能融入现代科学理念:“陛下,娘娘,太子殿下。臣于医道实为外行,然臣以为,人之身体,犹如殿堂。先天根基固然重要,后日常驻维护修缮,更是关键。强身之道,首在‘顺应自然,持之以恒’八字。”
“哦?细细说来。”朱元璋颇感兴趣。
“其一,在于膳食均衡。”吴铭开始阐述,“并非一味进补珍馐厚味便是好。五谷杂粮、蔬果肉蛋,皆需适量摄取。譬如太子殿下,或可适当增加些温补易克化之物,如山药、小米、鱼肉,减少些油腻炙烤。且饮食需有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徒增脾胃负担。”他引入了现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朱标微微颔首:“吴知事所言有理。孤有时忙于政务,饮食确是不甚规律。”
“其二,在于起居有常。”吴铭继续道,“人体自有经络运行时辰,熬夜最是耗伤气血。太子殿下日理万机,然亦需保证充足眠息。若能亥时(晚9-11点)入睡,卯时(早5-7点)起身,顺应天地阳气生发之机,长久必有益处。”
朱元璋皱眉:“政务繁忙,岂能如此准时?”
吴铭恭敬道:“陛下,太子殿下乃国之根本。保重身体,方能更长久地为国操劳。此乃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理。”
马皇后连连点头:“重八,吴知事说得是。标儿,以后务必早些安歇。”
朱标温顺应下。
“其三,也是臣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吴铭看向朱标,语气诚恳,“便是‘适度锻炼’。”
“锻炼?”朱标有些疑惑,“可是习武?孤亦曾练习骑射,然体力不支,往往难以持久。”
“非仅是习武。”吴铭解释道,“锻炼之法,多种多样,贵在找到适合自身、并能持之以恒者。譬如,每日清晨或黄昏,于庭院中缓步行走千步,谓之‘散步’,可活络气血。又或,学习一些舒缓的导引之术,如‘八段锦’、‘五禽戏’。”
他边说边简单比划了几个八段锦的动作:“此类功法,动作和缓,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既能强健筋骨,又不易过度损耗,正适合殿下。臣可寻些精通此道的太医或道人,为殿下演示教学。”
朱元璋看着吴铭比划那慢吞吞的动作,哼了一声:“这般软绵绵的,能有何用?”
吴铭不慌不忙:“陛下,强身非一日之功,犹如细雨润物,无声却持久。殿下体质偏弱,若骤然进行剧烈运动,反受其害。以此和缓之法,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能改善畏寒、易疲之感,精神渐旺。”
朱标本人却似乎听进去了,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孤觉此法或可一试。总比终日枯坐案牍要好。”
马皇后也支持道:“臣妾看可行。标儿,便让吴知事为你安排起来。”
朱元璋见妻儿都同意,便也不再反对:“既如此,你便试着办吧。若有需,可让太医院配合。”
“臣遵旨!”吴铭心中暗喜,项目立项成功!
接下这个任务,吴铭极其上心。他深知这关系到国本,不容有失。
他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采取了低调而稳健的策略。
首先,个性化定制方案。 他并未直接让朱标开始练习整套功法,而是先请太医院院判为太子进行了详细的诊察,了解其具体体质状况(阴虚、气虚等)。然后,他亲自拜访了几位京城中精于养生导引术的老太医和一位颇有声望的道长,结合太子的体质和作息时间,量身定制了一套简化版的、以调理气血、增强心肺功能为主的锻炼计划。主要是八段锦中的几个核心动作,搭配舒缓的呼吸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