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个高智商犯罪团伙,反侦察能力一流。”吴铭揉了揉太阳穴
“不过,这次他们也付出了代价,损失了核心账册,行动模式也被我们进一步摸清。下一步,就是对这些账册进行人工排查,挖出他们的金主和保护伞!”
返回京师的路上,吴铭的心神完全被那几大箱沉重的账册所占据。
他知道,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和流水记录,才是真正能揭开“夜枭”组织全貌,甚至直指其命门的关键。与之前缴获的密码书信和零星线索不同,这是“夜枭”经济运行的核心。
回到都察院,他立刻抽调了数名精通算学、心思缜密且绝对可靠的书吏,在一处严密守卫的偏院内,开始了浩繁的账册整理与分析工作。
这项工作枯燥且艰巨,如同在茫茫账海中捞取细针。吴铭亲自定下分析框架
:一是梳理资金流向,追查大宗款项的最终接收方和来源方;
二是分析物资清单,看除了已知的军械相关,还有哪些敏感物资被大量交易;
三是交叉比对账册中出现的人名、商号、地名,与之前掌握的所有“夜枭”相关线索进行印证。
日夜不息,算盘声噼啪作响,烛火通明。
吴铭也一头扎了进去,运用现代数据分析的思维,试图找出异常波动的交易、频繁出现的关联方以及任何不符合常理的账目处理。
一连数日,进展缓慢。账册记录庞杂,且显然经过一定程度的伪装,许多款项往来都以看似合法的商业交易为掩护。
转机出现在对一批看似普通的“香料款”支出的深入追查上。
一名眼尖的书吏发现,有几笔数额巨大的款项,支付对象是几家不同的、看似毫无关联的商号,但这些商号都有一个共同点:其注册地都在两淮盐运司所在的扬州府,而且其主要经营项目,或多或少都与盐业有关联。
“盐?”吴铭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在明代,盐是朝廷专营的重利之物,盐引更是可以炒卖的硬通货。任何与盐业相关的巨额资金流动,都值得深究。
他立刻下令,重点排查所有与扬州府、与“盐”字沾边的账目。
这一聚焦,顿时发现了更多蹊跷之处。
账册中显示,“夜枭”组织通过复杂的多层转账,将大量资金注入扬州几家背景深厚的盐商手中,而获得的回报,并非直接的金银,而是一种被称为“淮盐期货凭证”的东西。
这玩意儿引起了吴铭的极大兴趣。
它本质上是一种远期交易的契约,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凭此证可以提取一定数量的官盐。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凭证往往被当作有价证券进行买卖炒作,其价格波动巨大,且极易脱离实物交易,成为纯粹的金融投机工具。
“夜枭”组织,不惜耗费巨资,大量囤积这种盐引期货,意欲何为?仅仅是为了投机赚钱?以“夜枭”展现出的野心和格局,恐怕没那么简单。
难道……“夜枭”的目的,是想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盐引市场,来扰乱大明的经济命脉,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这个推测让吴铭脊背发凉。如果成立,那么“夜枭”就不仅仅是一个窃取军机的间谍组织,更是一个意图从经济层面颠覆大明的恐怖势力!其危害性将呈几何级数放大!
他立刻将这一重大发现密奏朱元璋。
朱元璋闻奏,震惊程度远超得知军械图纸失窃。
作为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盐政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他当即下令,由吴铭牵头,联合户部、都转运盐使司,对扬州盐商,尤其是与账册中提及商号有往来者,进行秘密调查,务必查清这些盐引期货凭证的真正去向和目的!
与此同时,账册分析的另一条线也有收获。
在梳理物资清单时,发现除了军械相关,还有数笔交易涉及大量优质的闽铁、浙绸、江西瓷器等大宗商品,其最终流向的代号,指向了一个名为“星槎”的接收方。
而这个“星槎”,在之前的密码信件中也曾偶尔出现,似乎负责海外市场的开拓和物资转运。
“星槎”……“鹰喙”负责海运,“混江龙”可能负责沿海行动,“雾隐”是总头目,现在又冒出个负责海外市场的“星槎”!这个组织的架构越来越清晰,俨然一个功能齐全的跨国犯罪集团!
吴铭站在挂满线索图的白墙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代号、箭头和问号。
扬州盐引、“星槎”海贸……两条看似不相干的线索,却共同指向了“夜枭”组织庞大而惊人的野心:他们不仅想要大明的军事技术,还想操控大明的经济命脉,并将其与海外市场连接起来,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和资源,以支撑其不可告人的终极目的!
“雾隐……你究竟是谁?你想用这些财富和力量,做什么?”吴铭喃喃自语,感觉到自己正在逼近一个巨大阴谋的核心。
接下来的调查重点已然明确:一是彻查扬州盐引链条,斩断其经济黑手;二是全力追查“星槎”及其海外活动,弄清其与那个神秘“主顾”的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