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心中一松,连忙躬身:“此皆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
朱元璋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谦辞:“功是功,过是过。咱赏罚分明。你之前查办周谨、陈桓等案,已是功劳不小,此次又建此奇功……咱擢升你为太子太保,加授光禄大夫,赐斗牛服,赏银千两,帛百匹!”
从太子少保到太子太保!这可是极高的荣誉虚衔,地位尊崇!光禄大夫亦是文散官最高阶之一!赏赐不可谓不厚!但貌似这俩都是虚职,呵呵,老朱这个心眼子哟。吴铭知道这是皇帝对自己能力的极大肯定,也是为后续可能更重要的任命铺路。他立刻跪地谢恩:“臣叩谢陛下天恩!必当竭尽驽钝,以报陛下!”
“起来吧。”朱元璋语气稍缓,“有功则赏,这是咱的规矩。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变得锐利,“‘雾隐’、‘星槎’二逆在逃,终是心腹之患。你可知,就在你远征期间,那平江伯陈桓,在诏狱中‘暴病身亡’了?”
吴铭心中一惊!陈桓死了?这显然是灭口!说明“夜枭”残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存在,并能将触角伸入诏狱这等严密之地!
“臣……刚刚得知。”吴铭沉声道,“此事实在蹊跷,恳请陛下彻查!”
“查?自然要查!”朱元璋冷哼一声,“但恐怕查不出什么结果。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狡猾得很呐。”他指着那幅女子画像,“你带回来的这个东西,比那些金银火器,更让咱在意。”
朱元璋盯着画像,眉头紧锁:“这女子的服饰、玉佩,绝非中土式样,亦非寻常海外番邦所有。咱征战多年,见过不少海外贡使,却从未见过这般纹饰。还有这画工、这纸张,都透着古怪。”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能让‘雾隐’如此珍视,此女身份定然非同小可。或许,她才是真正的‘雾隐’,又或者,是‘夜枭’组织背后真正的主人!”
吴铭屏息凝神,知道皇帝的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
“此事,需从长计议。”朱元璋沉吟道,“明目张胆地查,容易打草惊蛇。吴铭,你回去后,暗中寻访精通海外风物、尤其是南洋一带古迹纹饰的博学之士,仔细研究这画像细节。此外,通过市舶司(虽然尚未正式重开,但已有机构存在)的旧人,暗中向海外番商打听,看有无见过类似服饰玉佩,或听过与此女相关的传闻。”
“臣,遵旨!”吴铭知道,这是一项更需耐心和技巧的任务。
“至于‘星槎’和可能潜逃的‘雾隐’,”朱元璋继续部署,“朕会命锦衣卫加强沿海巡查,并通过隐秘渠道,向琉球、吕宋等地的藩属及商人放出风声,悬赏缉拿!他们既然失了巢穴,如同丧家之犬,日子绝不会好过!”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片刻后续事宜,主要是关于如何处置俘虏、利用缴获的火器技术加强明军装备,以及借此战之威,进一步推动整顿海防、有限度开海的准备工作。
离开武英殿时,吴铭手中多了厚厚的赏赐清单和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皇帝的赏识和重托让他倍感压力,但也充满了动力。
回到久违的吴府,迎接他的是徐妙锦。
“回来就好。”徐妙锦看着他明显清瘦却目光愈发明亮的脸庞,柔声道。她已从宫中赏赐和吴铭简短的家书中知晓了大概,并不多问,只是细心安排饭菜热水。
夜间,吴铭在书房中,再次展开那幅女子画像的临摹本,在灯下仔细端详。朱元璋的重视,让他更加确信这画像的重要性。
“下一步,就是解密这张‘项目关键线索图’了。”吴铭揉了揉眉心,内心OS开始规划,“需要成立一个虚拟项目组:历史考古专家(博学之士)、海外情报员(市舶司旧人)、图像分析专家(画师)。还得协调锦衣卫的资源(海外悬赏)。嗯,这是个长期任务,急不得。”
皇帝的赏赐和擢升旨意很快明发天下,吴铭捣毁海外贼巢、扬威异域的事迹也随之传开,在朝野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吴府门前车马往来,道贺者络绎不绝。
吴铭虽不喜应酬,但也知这是官场常态,只得打起精神周旋其间,心中却时刻惦记着那幅画像和朱元璋交代的秘密任务。
待喧闹稍歇,他立刻开始了行动。首先拜访的,是翰林院一位以博闻强记、尤精海外舆地古迹着称的老翰林——章博士。吴铭以请教前朝海外贡品纹饰为名,并未直接出示画像,而是先拿出几件从升龙岛缴获的、带有奇特纹样的器物(如一些餐具、首饰)请其鉴赏。
章博士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
他戴上老花镜,仔细摩挲端详着那些纹样,时而蹙眉,时而恍然。
良久,他放下器物,缓缓道:“吴大人,这些纹饰,确非中土常见。你看这卷草纹的盘绕方式,这鸟兽形态的夸张变形,尤其是这种联珠缀花的边饰……老朽年轻时曾遍览宫内旧档,依稀记得,前元至正年间,有来自‘爪哇’或‘三佛齐’(均为南洋古国)的贡品,其上纹饰与此有几分神似,但又不尽相同,似乎……更为古老精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