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钦定的使团正使人选,出乎不少人意料,乃是礼部一位年近五旬、名不见经传的侍郎,名叫李文昌。
此人并非科举正途出身,而是以精通多种番语、曾随前朝商队遍游南洋而被擢用,性格沉稳老练,尤善与各色人等打交道。选择他,显然是看中了其丰富的经验和不易引人注目的背景。
任命下达,朝野并未掀起太大波澜,多数人只当是一次寻常的、试探性的外交出访。唯有少数知情人明白,这支即将扬帆的使团,肩负着何等重大的秘密使命。
吴铭作为海事院掌院和此次行动的幕后策划者,与李文昌进行了数次密谈。二人在海事院一间绝对隐秘的厢房内,对着一幅精心绘制的南洋海图,详细推演了每一步计划。
“李大人,此行凶险,远超寻常出使。”吴铭神色凝重,指着珍珠屿的位置,“明面上,使团需依礼拜会吕宋当地土王,宣示大明威德,探查西番动向,这些章程礼部自有定例。但暗地里,重中之重,是摸清此处虚实!”他将陈五用性命换来的草图铺在桌上。
李文昌虽已年长,但眼神依旧锐利,他仔细看着草图,沉声道:“吴大人放心,老夫省得。陛下密旨,已言明要害。这‘珍珠屿’,便是龙潭虎穴,老夫也要去探上一探。”他顿了顿,问道,“只是,如何接近?又如何传递消息?”
“这便是关键。”吴铭早已胸有成竹,“使团船队中,会混入三艘经过特殊改装的快船,船体轻便,航速快,配备精干水手和汤晟将军挑选的锐卒,伪装成商船或补给船。他们不随主力行动,而是伺机脱离,从不同方向靠近珍珠屿,进行抵近侦察。至于联络……”
吴铭取出一套精心设计的密码本和信号方案:“日常消息,通过随船的信鸽传递,使用此套密码。若遇紧急情况或发现重大线索,则使用特制的烟花信号,我们在沿海设置的观察点能看到。此外,每隔十日,无论有无情况,需派快船至预定海域,与我们的接应船碰头。”
李文昌仔细记下,又问:“若……若老夫有幸,能见到那位‘雾隐’……”
吴铭眼中寒光一闪:“陛下有旨,若有机会,可尝试接触,探其口风,观其志向。若能兵不血刃,分化招抚,自是上策。但此女心思深沉,组织严密,切不可轻信!一切以保全自身、获取情报为上。若事不可为,切勿强求,安全撤回便是最大功劳!”
“老夫明白。”李文昌郑重地点了点头。
除了战略战术的推演,吴铭更是事无巨细地关注着使团的各项准备:船只的检修、物资的储备(尤其是淡水、药品和耐存放的食物)、人员的筛选与背景核查、甚至包括送给土王礼物的挑选(既要体现天朝上国的气度,又不能过于奢华引人觊觎)。他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维,制定了详细的清单和时间表,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个风险点都有预案。
与此同时,表面的文章也要做足。礼部依制准备了旌节、诏书,海事院则出具了通关文书。一场看似寻常、实则暗藏刀光剑影的远航,在紧锣密鼓却又悄无声息中准备着。
出发前夜,吴铭再次秘密召见了使团中那三艘侦察快船的负责人,都是汤晟麾下经历过升龙岛血战的老兵。他没有多说废话,只是每人敬了一碗酒,重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弟兄们,陈五和那些牺牲的兄弟,在天上看着我们。此次前去,眼睛放亮,耳朵竖尖,但更要活着回来!海事院,等着给你们接风!”
“愿为大人效死!”几名汉子红着眼眶,将酒一饮而尽。
翌日清晨,天津港外,一支由五艘大船组成的使团队伍,在初升的朝阳下缓缓升起风帆。李文昌身着侍郎官服,立于主舰船头,向着送行的官员们拱手作别。场面庄重而平和。
吴铭站在远处的高地上,默默注视着船队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际。他没有去码头送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海风吹拂着他的官袍,猎猎作响。
使团已经出发,棋子已然落下。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更加复杂的博弈。吴铭知道,自己的战场,从此刻起,转移回了这海事院的值房,转移到了与各方势力的周旋之中,转移到了那根连接着远洋使团的、无形的信息线上。
他转身走下高地,步伐坚定。内心OS再次响起:“项目第二阶段(海外侦察)正式启动,项目经理(我)转入后方支持与总控模式。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通讯畅通(信鸽、接应船),监控项目风险(沿海局势、朝中动向),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压力山大,但……感觉还不错。”
回到海事院,他立刻投入工作。一份关于加强福建水师巡弋力度、密切监控吕宋方向海情的奏章,已经草拟完毕,等待发出。与“夜枭”的这场跨海棋局,进入了最关键的中盘。而他,正是那个执子之人。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