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格物院的牌子,终于在金陵城西一处不算起眼的官署门前挂起。没有翰林院的门庭若市,没有国子监的朗朗书声,这里进出之人,多半是些衣着朴素、手指粗糙的匠人,或是些神情专注、不修边幅的“怪才”。吴铭兼任院事,但他深知自己并非技术核心,更多是作为保护伞与资源协调者。
院内事务,他大胆启用了那位曾暗中指点过吴麟、因口吃而不得志的军器局老匠人周大巧,以及几位在算学、天文方面确有实学的老儒(他们因“沉迷杂学”而在正统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由他们具体负责项目的遴选与推进。
初始阶段,格物院主要承接来自军器局和水师的“订单”——改进火炮铸造工艺以消除气泡、研究更耐用的帆布材料、优化战舰内部空间布局以提升居住与作战效率。吴铭将从佛郎机自鸣钟上逆向研究发条、齿轮的心得,以及吴麟那些充满童趣却直指核心的“设计图”也一并纳入研究范畴,虽看似遥远,却意在培养一种系统性、原理性的思维方式。
阻力无处不在。士林清议对格物院极尽嘲讽,称之为“匠作坊”、“奇巧司”,入院者常被视作“不务正业”。资源拨付也常被户部以各种理由克扣拖延。但吴铭凭借着旧港大胜的余威和朱元璋“不得荒废”的底线旨意,艰难地维持着这里的运转。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吴铭正在格物院与周大巧等人探讨如何将吴麟无意中画出的一个简易轴承结构应用于马车减震,一名东宫属官匆匆而来,面色凝重地递上一份密报。
“太傅,北疆急讯!北元残部似乎有异动,斥候发现有小股精锐频繁越过漠南,窥探我边镇,其行踪诡秘,不似寻常游骑劫掠。陛下已命边军严加戒备。”
吴铭心中一凛。南海刚平,北疆又起波澜?这绝非巧合!他立刻联想到朝中那些虽经清洗却并未根除的旧势力残余,他们是否会借此机会,再次兴风作浪?毕竟,若能引动北元大举南下,必将迫使朝廷将重心北移,届时水师建设、格物院乃至所有新政,都可能因资源倾斜和注意力转移而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还有……”那属官压低声音,“近日市井间有些流言,语涉格物院与小公子……”
吴铭目光骤寒:“说!”
“传言说……格物院研究机巧之物,有干天和,故而引动北疆异象……还有人说,小公子年幼而通妖……呃,通晓非常之理,恐非……祥瑞之兆……”属官吞吞吐吐,不敢尽言。
吴铭拳头猛地握紧!对手果然阴魂不散!他们无法在朝堂上正面推翻格物院,便转而利用天象、利用流言,从道德和舆论层面进行抹黑,甚至再次将矛头指向了年幼的吴麟!这分明是想从根本上动摇格物院存在的合理性,并打击他吴铭的软肋!
就在吴铭凝神应对北疆危机与舆论风波时,格物院内,却发生了一件小事。
周大巧带着几个匠人,终于根据吴铭提供的思路和吴麟那粗糙的草图,结合自身经验,制作出了第一个可用的、能够显着减小摩擦力的简易滚柱轴承的木质模型。当将这个模型安装在一个测试用的小车轴上,推动起来那轻快无比的感受传来时,所有参与的匠人都惊呆了!
他们或许不懂高深的摩擦力公式,但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这小小结构带来的巨大改变!这意味着,同样的力量,可以拉动更重的货物,战舰的舵机可以更省力,马车可以跑得更快更稳!
周大巧激动得结巴更厉害了,他捧着那个模型,跑到吴铭面前,啊啊地比划着,满脸通红。吴铭看着那虽然简陋却意义重大的模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暂时冲散了外界的阴霾。
“好!太好了!”他用力拍了拍周大巧的肩膀,“将此模型及制作方法详细记录,立刻着手试制铁质、铜质实物,优先用于水师舵机及重要马车!”
这是格物院成立以来,第一个完全由自身力量取得的关键性、实用性成果!它或许微小,却证明了这条道路的价值。
吴铭回到府中,已是深夜。
他先去看望了熟睡中的吴麟。小家伙枕边还放着他自己用木屑粘成的、一个更加复杂的齿轮组模型。吴铭轻轻抚摸着儿子的额头,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孩子的天赋是福,也是祸。他能点亮技术前进的道路,也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靶子。
“爹爹……”吴麟在睡梦中呓语,翻了个身,小手无意识地握住了那个齿轮模型。
吴铭替他掖好被角,目光坚定。无论北疆风起,还是暗箭伤人,他都必须守住这片刚刚开辟的格物之地,守住儿子这份纯粹的天赋。这不仅是为了家,更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他走到书案前,开始起草两份奏章。一份是针对北疆异动的应对策略,建议加强侦察,以静制动,不可轻易大军出动,以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另一份,则是为格物院及吴麟辩诬,并准备将今日那轴承模型的成果呈报御前,用实实在在的效用,回击那些“奇技淫巧”、“有干天和”的污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