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吴铭,看着那幅“古怪”的图,眼中光芒闪烁不定。他不懂什么日心说,但他听懂了吴铭最后的质问——不走出去,就会被人打进来!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够了!”朱元璋缓缓起身,威压瞬间笼罩全场,“天地运行之理,自有其道,非我等可妄断终极。然,吴铭有句话说的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海外之事,必须探明!‘星槎’计划,乃国之重策,咱意已决,无需再议!”
他一锤定音,目光冷厉地扫过周观政等人:“再有妄议阻挠者,以动摇国本论处!退朝!”
皇帝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暂时压制了朝堂上的反对声浪。但吴铭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然而,就在朝堂争论尘埃落定的同时,一场无声的远征,已然启航。
根据巴罗提供的碎片化信息和格物院连日来的推算、绘图,结合那小半块矿石样本的分析结果(确认富含银、铅、锌),一条推测中的、通往东方富饶之地(吴铭心中已基本确定为美洲)的航线雏形,被秘密绘制出来。这条航线,大胆地借鉴了后世“北大平洋暖流”的利用思路,旨在相对安全、快捷地横渡广阔大洋。
就在朝会结束的当天深夜,一艘经过特别改装、储备了足量淡水食物、配备了最精良罗盘和一批经过吴铭“特殊培训”(主要传授了利用信风、洋流和简单星辰定位的技巧)航海士的“海狐”级快船——“探索者一号”,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由一位自愿报名的、韩成生前副将出身的年轻千户孙岩统领,悄然驶出了长江口。
他们没有作战任务,唯一的使命,就是沿着那条推测的航线,向东!再向东!尽可能远地航行,记录一切海况、气象、洋流,寻找任何陆地的迹象,并……不惜一切代价,带回确凿的证据!
“探索者一号”如同投入无尽黑暗中的一颗火种,承载着帝国的期望、先驱者的勇气,以及对未知财富与风险的极致渴望,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片连巴罗都语焉不详的、充满传说与迷雾的东方深蓝。
朝堂上的胜负只是暂时,真正的答案,终将由大海来揭晓。而无论那答案是什么,都必将彻底改变这个帝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探索者一号”如同离弦之箭,射入茫茫东海,带走了帝国核心层的一份沉重期望,也暂时带走了朝堂上关于“星槎”计划的公开争吵。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涌更加湍急。
朱元璋以铁腕暂时压制了反对声音,但吴铭和蒋瓛都清楚,这并非问题的终结,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反对者们并未放弃,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对抗。
这日,吴铭正在格物院核对“破浪”号修复的最后图纸,周大巧皱着眉头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墨迹未干的海图局部。
“太傅,有些不对劲。”周大巧将图纸铺在吴铭面前,指着上面一条新标注的、蜿蜒穿过一串陌生岛屿群的推测航线,“这是根据巴罗昨日最新的比划和几个破碎音节,结合我们之前的洋流推测,新补全的一段通往‘东方富饶之地’的航线。但属下反复验算,这段航线……似乎刻意绕了一个大弯,途径的这片岛群,海图空白,据巴罗模糊描述,似乎暗礁密布,风浪诡谲。”
吴铭目光一凝,仔细审视着那条航线。确实,这条新补全的路线,与之前基于北大平洋暖流推测的主航线出现了不小的偏差,显得更为曲折和……危险。
“巴罗今天状态如何?”吴铭问道。
“依旧很配合,甚至比前几日更主动地提供信息,只是……”周大巧迟疑了一下,“只是眼神似乎比之前更复杂,有时会看着东方海图发呆。”
主动配合,却提供可能错误或危险的信息?
吴铭心中警铃大作。他想起巴罗手指东方时那决然又复杂的眼神。一种可能性浮上心头:巴罗并非完全屈服,他可能在利用提供信息的机会,进行一场无声的反抗和误导!他或许无法直接拒绝,却可以给出半真半假、甚至暗藏杀机的路线!
“立刻暂停根据巴罗最新信息修正主航线!”吴铭果断下令,“将所有他提供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具体航道、岛屿、暗流的,全部标记为‘待核实’,优先级置于我们自身推算的洋流航线之后。另外,对他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和反向推演,看看是否存在自相矛盾或明显不合逻辑之处。”
“是!”周大巧领命,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若真按这条“绕弯路”的航线走,“探索者一号”很可能尚未找到陆地,就先葬身鱼腹或因补给耗尽而失败。
巴罗的“合作”背后,可能藏着软性的刀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蒋瓛那边也传来了新的发现。
通过对李仕鲁、张文弼等人及其关系网的持续监控和秘密搜查,蒋瓛的人在其一个远房侄子的外宅中,搜出了几封未曾寄出的密信草稿。信中使用隐语,但核心内容直指“星槎”计划,提及“海上之事劳民伤财,当使其知难而退”、“需令朝野皆知此策之弊”等语,更重要的是,其中一封信里,隐晦地提到了“或可使其初战受挫,则事必缓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