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原卡哈马卡)的太阳神庙广场上,万民匍匐,目送着帝国的缔造者离去。巨大的宝船“镇海龙鲸”号(以缴获的西班牙大帆船为基础,融合大明与印加工艺改造而成)如同漂浮的城堡,静静地停泊在特意疏浚扩建的港口中。它的主桅上,一面玄色大明龙旗与一面象征着新印加帝国的“黄金太阳神鹰”旗并列飘扬,猎猎作响。
吴铭,不,现在应该尊称为“镇国武王”、“大明太子太保”、“新印加帝国摄政王”吴铭,站在船舷边,最后望了一眼这片他奋战、经营了数年之久的土地。八岁的图帕克·瓦尔帕皇帝在岸上用力挥舞着小手,眼中含泪。辅政的贵族班子(由幼帝母族和吴铭提拔的少壮派组成)深深躬下身去。更远处,层层梯田上金黄的玉米与翠绿的土豆苗在风中摇曳,那是他留给这片大陆最深厚的礼物。
“起锚!”陈璘苍劲有力的声音响起,他如今是这支归国舰队的都督,亦是吴铭最坚定的支持者。
巨大的铁锚在绞盘轰鸣中缓缓升起,特制的混合帆(麒麟帆与西洋软帆结合)鼓满了来自太平洋的信风。“镇海龙鲸”号在一支由十二艘大小舰船(包括两艘新建的“星槎”级战舰)组成的舰队簇拥下,缓缓驶离港口,劈开蔚蓝的波浪,向着西方,向着故国大明,开始了归途。
舰队满载着荣耀与……足以震动整个大明帝国的财富与秘密。
船舱内,不仅有从印加帝国国库中提取的、数量惊人的黄金、白银、绿宝石,更有几大舱精心保存的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番茄、花生等美洲作物的种子和块茎,以及奎宁树皮、烟草等珍贵物产。还有大量记录印加文明、地理、矿产的图册、绳结,以及部分缴获的西班牙火器、铠甲和航海资料。
更重要的是,吴铭的脑中,装着整合一个新大陆帝国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全球格局的超前认知。
航行是漫长而顺利的。拥有了更精确的海图(结合了印加、西班牙及大明自身的探索成果)和更先进的航海技术,舰队沿着相对安全的航线,借助洋流与信风,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
数月后,当熟悉的大明海岸线出现在视野尽头时,所有船员都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唯有吴铭,站在“镇海龙鲸”号高大的船楼上,望着那越来越清晰的、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应天府轮廓,心情却愈发凝重。
近乡情更怯?不,是深知朝堂如战场。
他此番归来,携灭国、拓土、祥瑞之功,风头无两。但功高震主,自古皆然。朱元璋是何等雄猜之主?朝中那些江南文官集团、淮西勋贵,又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等着抓他的把柄?他带回来的这些足以颠覆现有经济格局的作物、那些惊世骇俗的见闻、以及他在海外权倾一方的事实,是泼天功劳,也是催命符咒。
“王爷,前方已是长江口,水师哨船已前来引导。”陈璘前来禀报,打断了吴铭的思绪。
“按规制,通报入港吧。”吴铭淡淡道,脸上已恢复了古井无波。
舰队驶入长江,逆流而上。沿途州县,早已接到八百里加急,官吏军民跪迎江岸,争睹“镇国武王”与那传说中跨海远征得胜归来的庞大军容。尤其是那面与龙旗并列的陌生“太阳神鹰”旗,以及船上隐约可见的、皮肤黝黑的印加侍卫,都引发了无数的猜测与轰动。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先一步飞入了紫禁城。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手中那份由通政司紧急呈报的、关于吴铭舰队规模、旗帜以及部分模糊贡品清单的简报,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脸上看不出喜怒。太子朱标侍立一旁,眼中则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老大,你怎么看?”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朱标躬身道:“父皇,吴太傅跨海远征,历尽艰辛,不仅扬我大明国威于域外,更寻回诸多祥瑞嘉种,此乃不世之功!儿臣以为,当隆重迎接,厚加封赏,以彰其功,以励天下!”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殿内垂手肃立的几位重臣:“徐天德,蒋瓛,你们呢?”
徐达(虽已年老,但仍参与军国重事)声若洪钟:“陛下,吴铭这小子,是块好料!能打,能折腾!甭管他在外面当了多大官,只要他心里还装着大明,还认陛下您这个君父,那就是好臣子!老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蒋瓛则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声音冰冷:“臣已加派人手,沿岸布控,确保万无一失。吴太傅所携人、物,皆在监控之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是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正缓缓驶近京师的舰队。
当“镇海龙鲸”号庞大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金陵码头时,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码头早已被净街肃清,旌旗仪仗林立,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朱元璋虽未亲至,但派出了以太子朱标为首,魏国公徐达、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等重臣组成的庞大迎接队伍,规格极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