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去了哪里?目的是什么?
没人知道。
但这无声的、大规模的“播种”行为,比任何攻击都更让人感到恐惧。它意味着那艘船背后的存在,其行动模式和目的,完全超出了新明的理解范畴。
“追踪!尽一切可能追踪那些光球!”吴铭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
新明能动用的所有力量都被动员起来,试图追踪那些四散的光球。然而,它们飞行高度极高,速度诡异,很快就失去了踪迹。只有零星报告传来:有渔民在库页岛以东海域看到白光坠入海中;有北方部落声称看到“流星”划过天空,落入深山;甚至有大明登州的渔民报告,看到不明光球向西南方向飞去……
这些光球,仿佛是在进行某种全球范围的……布撒?
未知的阴影,不再局限于北方一隅,而是以一种无声的方式,笼罩了整个天地。新明,乃至整个世界,似乎都卷入了一场他们毫无所知的、更加宏大而诡异的棋局之中。吴铭站在新明港的灯塔上,望着恢复平静却更显深邃的北方海域,心中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只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一种身为棋子的无力感。他们刚刚勉强周旋于这个时代的强敌之间,却发现棋盘之外,还有执棋者的存在。而新明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金属船释放出的数百光球如同幽灵般消失在天地四方,没有爆炸,没有攻击,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可追踪的痕迹。这种无声的、目的不明的“播种”,在新明高层心中投下了比直接毁灭更沉重的阴影。镇国秦王吴铭下令全力追踪,但回报寥寥,那些光球仿佛融入了空气与海洋,再无踪影。未知带来的压抑感,如同浓雾般笼罩在新明港上空,连刚刚与尼德兰人达成的脆弱和平,也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它们到底是什么?探测器?武器?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徐妙锦看着格物院空白的记录,声音充满了无力感。面对这种完全超越认知的现象,即便是最聪慧的头脑也感到一片茫然。
吴铭没有回答,他也无法回答。他只能命令继续加强监视,同时要求各地提高警惕,留意任何不寻常的自然现象、动植物异变或是人员异常情况。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北方海域那依旧闪烁的幽蓝光芒提醒着金属船的存在外,世界仿佛一切如常。光球事件就像一场诡异的梦,没有留下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但这种平静,反而更让人不安。
南方,与尼德兰人的条约正式签署。科恩总督似乎真的打算暂时收敛爪牙,尼德兰舰队的活动范围明显收缩,集中在琉球那霸港和少数几条贸易航线上。来自南洋的硝石硫磺通过朝鲜中转,再次相对稳定地输入新明。新明开放的北海镇贸易口岸也开始迎来零星的尼德兰商船,用玻璃器、呢绒等物交换皮毛和药材,气氛谨慎而克制。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新明试图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期消化技术、恢复生产时,大明朝廷内部的风向再次发生了微妙而致命的变化。
之前新明击退巡海特遣舰队,以及琉球政变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朝堂博弈,终于引发了连锁反应。以部分沿海督抚和意识到海疆威胁的官员为首,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他们不再仅仅主张“羁縻”新明,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具野心的策略——“以藩制藩,以海治海”。具体而言,就是正式承认新明“海外屏藩”的地位,给予其一定的合法性和名义上的册封(如“镇海伯”之类的低等爵位),但同时要求新明承担起为大明巡防北方海疆、遏制西夷北上的责任,并且,要将新明的水师力量,至少是部分,纳入大明的沿海防御体系,接受登莱巡抚的“协防调遣”。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将新明彻底工具化,既利用其抵御西夷,又将其力量置于大明的监管和控制之下,最终达到消化、削弱乃至吞并的目的。
这一动议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争论。反对者认为这是养虎为患,且有关国体;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解决海外威胁的方式。最终,在几位重量级阁老的首肯下,“以藩制藩”之策获得了通过。南京派出了以一名礼部侍郎为正使、一名兵部郎中和一名太监为副使的高规格使团,携带圣旨和册封诏书,乘坐水师战舰,再次北上,前往新明。
消息通过秘密渠道提前传到新明港,吴铭看着那份情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手指却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大明这一手,比直接的军事进攻更加狠辣和难以应对。接受册封和“协防”要求,新明将逐渐丧失自主权,沦为大明帝国的海外打手和屏障;拒绝,则意味着彻底撕破脸,之前所有的“恭顺”姿态前功尽弃,将面临大明毫不留情的全力打击,而且是在道义上彻底陷入被动。
“王爷,这……这是阳谋啊!”老陈声音干涩,“接受,是慢性死亡;不接受,是立刻覆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